房山万佛堂千年浮雕何以完好如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14日10:25 北京日报 | ||
本报特邀气象专家实地勘测揭开谜团本报记者张军实习生陶颖 风吹雨淋1200年,万尊浮雕名石佛完好如初,你相信吗? “我们考察了这座建于唐玄宗年间的巨幅浮雕‘万菩萨法绘图’,没有发现任何风化的痕迹,这真令人叫绝。”房山区文物局的杨亦武说。 浮雕所在地是否存在特殊小气候,进而保护了文物呢?昨天,本报邀请市气象台台长郭虎与高级工程师张明英一同现场勘察,试图解开这一谜团。 巨幅浮雕位于房山区河北镇的万佛堂村。浮雕安放在山脚的万佛龙泉宝殿内,殿下面是孔水洞。有关的文物专家介绍,浮雕至今的1200岁寿命中,前600年是嵌在山体石壁上,任风吹雨淋,直到距今600年的明永乐年间才搬至殿内。我们推开万佛宝殿的大门,浮雕由31块石雕组成,嵌在三面的墙壁上,总长度23米多。每块石雕高2.47米,上面布满了佛头。我们数了一块石雕,上面有320个佛头。在密密麻麻的佛头中,释迦牟尼、文殊、普贤菩萨等是全身,头带金冠身披缨络飘带,群像的背景如翻滚的云浪、飘扬的长帆和翻浪的海水,都非常清晰。我们不断赞叹这一市级文物的完好程度,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明英还提醒记者,连菩萨的发髻都棱角分明,一点儿也没有1200岁的模样。 浮雕为何1200年没有被风化、腐蚀呢?气象专家老张仔细看了山体走向后,提出了看法。他说,浮雕所在的山是东北至西南走向,这种走势的山能减少太阳光照射,一般来讲,夏天太阳午后直射可使山体温度达到五十多摄氏度,到了夜间温差又降得很低,石头在这种强烈的冷热交叉下,容易脆化。但现在这种山形走势,可以确保阳光只在早晨能直射到这个地区,客观上对保护浮雕有利。另外,北京盛行西北风,山体的这种走向恰恰使得西北风无法吹到山脚的浮雕上。看来,古人在选择山体时费过一番心思。 万佛堂下有个孔水洞,文物部门的同志介绍说,孔水洞过去是一个重要水源,附近许多百姓都吃这里流出的水。浮雕就安放在洞的上方,尽管没有水,但在洞口就感到丝丝凉气,温度在14摄氏度左右。市气象台台长郭虎据此认为,当山体干旱的时候,水洞能为它补充水分,而雨量过多的时候,山体的水也能流到水洞而不至于积水,浮雕自然不会受到水的侵蚀。同时,水洞温度常年在14摄氏度左右,位于洞上方的石雕必然也处在相对恒定的温度下。这与现代文物保护强调的恒温、恒湿不谋而合。 千年浮雕完好如初的谜被揭开了。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