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为黄果树瀑布的断流负责?(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18日16:55 新华网 | ||||
但是,不知从何时起,黄果树开始背上了悲情的色调。 断流之危 黄果树大瀑布高74米,宽81米,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瀑布之一,到过黄果树瀑布的人,没有不被它的气势所震慑的。只是,如此壮丽的景观在最近几年中出现的周期越来越短了。 在2001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赫赫有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却让日均12000人以上远道而来的游客大为失望。常年被飞瀑急流冲刷得光秃秃的断崖上,正上演着一幅被游客形容为“一股细流,几行清泪”的凄清景象,全然没了推介手册中“远隔五里,即闻瀑声”的豪放,更看不到所谓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与壮美了。 据有关部门介绍,在此期间,黄果树瀑布上游的河水平均每秒流量仅1立方米,而流量至少要达到每秒4立方米,瀑布的水帘才能覆盖1/3的瀑面形成最一般的景观。 作为贵州省的第一个国家级风景区,黄果树整个景区以大瀑布为中心,方圆450平方公里,皆为构造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的黄果树大瀑布,哪怕是在冬季枯水期,水流量也相当可观;即使是在10年前,春夏之交的5月,白水如练飞珠溅玉,不大不小的水量使大瀑布显得清丽而秀美。而现在,每年的枯水期长达半年,尽管上游建了水库,夜蓄日放,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有一个镜头已经永远烙在了贵州人民的心中:1992年,在经过历时一年的“精心”准备后,黄果树瀑布第一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称号。该组织受理了申请,经过一番认认真真的考察之后,联合国官员毫不客气地指出,景区植被覆盖率低、环境差、人工痕迹和商业化气息过重,希望黄果树景区加快绿化和保护生态的步伐……。联合国官员走了,但是,与此同时,同期申请并接受考察的张家界和九寨沟却一次过关,“世界自然遗产”的美冠使得当地旅游经济大幅攀升,这让更多的贵州人多少有后悔当初的意味在其中。 断流之因 事实上,“申遗”落败后,联合国官员对黄果树瀑布断流原因的评价是极其中肯和切中要害的:景区上游植被的大面积破坏,喀斯特地表日愈严重的石漠化,使得降雨量逐年减少,脆弱的生态环境日渐恶化。 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管理体制上的长期不协调,使得风景区在建设和管理上的混乱日益突出。 (来源:中国广播网)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