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子女 都是硕士研究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9日10:58 千华网-千山晚报 | |
“亲情树”,这是对温暖家庭一种形象的比喻。 在我市立山区曙光街328栋内有户六口之家,他们没有殷实的经济基础,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却凭着六口人坚定的生活信念,让“亲情树”发出了遒劲的枝桠,开出了四朵竞吐芬芳的小花。 一家六口,四个孩子都是硕士研究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带着疑问、带着好奇,记者走近了他们…… 走进刘家:艰难中感受精彩 在这个六口之家里,父亲刘金贵和母亲张淑兰都是工人,而且刘金贵已失明多年,仅靠张淑兰一人持家。在60多平方米的家里除了一台彩电外再没有一件家用电器和像样的家具。 刘金贵和张淑兰都出生于多子女家庭,虽然两人当年学习成绩都不错,但都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没能继续升学。他们结婚时,张淑兰是农村户口,一时找不到工作,而后两个女儿先后来临,一对双胞胎儿子又接着降生,全家众多人口仅靠刘金贵微薄的薪水维持。1979年,张淑兰总算从农村调到市内一家小厂当了名工人,家里的生活条件稍稍有些好转。孰料,好日子没多久,刘金贵突然得了视网膜色素变性症,双眼视力直线下降直至失明,刘家再次陷入艰难。 “大人吃点苦没什么,就是苦了孩子。”那时刘家根本没钱买“细粮”,能吃上苞米面窝头就不错了,只在过年时才能买斤白面,包几个豆腐馅儿的饺子给孩子尝尝,根本没钱买肉。“看现在这几个孩子都瘦瘦小小的,二女儿胃口还不好,就是那时候吃不好落下的病根啊!”说到这里,张淑兰眼眶里泛起了泪花。 时光流转,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张淑兰用瘦弱的肩膀支撑着这个家庭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如今四个孩子一个比一个有出息,还都考上了研究生,张淑兰应该好好在家享享清福了。可已60岁的张淑兰却对记者说,她还在找机会出去打工挣钱,毕竟家里依旧不宽裕,小儿子还要读书,也不能总让两个女儿花钱供弟弟,当老人的能给儿女减轻点负担就减轻点吧。 关于子女:四朵小花吐芬芳 关于刘鹏:大脚趾露出来 刘家小儿子,今年刚刚考取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硕专业研究生,即将赴京就读。 “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维持过来的。”谈起当年的艰难生活,小刘鹏无限感慨。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刘鹏就没穿过棉鞋,一年四季就穿双球鞋。破了就补补,实在不能补才再买一双,冬天如果实在冷了就在地上“跺跺脚”。 学习上从不发愁的刘鹏却恰恰在这方面“难堪”了一回。“那是考入大学后的一天。当时我还穿着高中时的校服,脚上一双黑球鞋,鞋子破了,大脚趾露了出来,但我也没在乎。可一进教室,大家的目光刷一下全集中在了我的衣着和脚上。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在穿着上应该注意了。放假回家后,我赶紧打开高中时的影集,看看别的同学都穿些什么。“噢,原来衣服可以穿出这么多样儿来,以前我还以为别人都和自己穿的一样呢。” 有句古话叫“身教胜于言传”。刘鹏说,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是家庭气氛非常融洽,这种亲情使他们时时刻刻处于一个温暖平静中,使他们能安心学习。“而现在有些家长总让孩子这么做那么做而自己却做不到,这样去教育孩子肯定没有说服力,再加上一些家长还有一些不良嗜好,这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关于刘鲲:在姐姐怀里长大 刘家大儿子,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在海关总署工作 小时候爸爸眼睛不好,妈妈还要忙着照顾全家,所以两个姐姐就承担起照顾他和刘鹏的“重任”,两个姐姐经常给他和弟弟洗衣服,一有空就把他和刘鹏抱在怀里,他和弟弟就这样在姐姐的怀抱中慢慢长大。 刘鲲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年都拿奖学金,而且还担任系里和校里的学生会干部,问他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如此发奋,刘鲲沉默了一会儿说:“上大学时,虽然两个姐姐都已经上班了,可以资助我和弟弟,但家里的日子依旧过得比较艰苦。记得我每次放假回家,都看到母亲在吃咸菜,当时心里触动特别大。现在父母年岁越来越大了,他们一辈子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如果看到我们四个都特别有出息,那种满足是任何物质条件都比不上的。因此我每次从家里回到学校就像充了一次电。” “不过,学习主要还是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刘鲲说,主观上得有个信念,就是要学就得学好,还要勤奋、有毅力。虽然每个人的智力上会有差别,可是差别并不是很大,这时勤奋就起了很大作用。他以前每天不管遇到什么事,必定专心学习到11点。 如今,刘鲲工作稳定了,在感情上也有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山东女孩做女友。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给父母换一处新房。“父亲眼睛不好,而现在的房子光线不足,冬天又很冷。等以后有机会就把父母接到北京住。如果父母舍不得离开家乡,我就争取尽早给他们换一处房子,让老人安享晚年。” 关于刘颖:最不爱吃豆腐 刘家二女儿,东北大学公共管理MPA硕士研究生在读,明年7月毕业。现在我市某机关工作。 “小时候的苦日子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既然家庭状况如此,我们就该多为父母分忧。” “有件事是妈妈跟我说的。我6岁时,两个弟弟刚出生不久,大弟弟发烧住院,妈妈要去照顾,爸爸的眼睛还不行。碰巧赶上大姐开学,就把小弟托付给邻居走了。当时我就站在邻居家门口往邻居家里望。妈妈回来时,看到我站在别人家门口很奇怪,而我看到妈妈就大声哭起来。妈妈说,我当时一个劲儿地说‘要看着弟弟啊!’那种姐弟之情是与生俱来的。我还记得看到弟弟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那天,同事说我说话都走音了。” 刘颖上大学后,为了省钱,只买最便宜的菜———豆腐,吃了整整四年。现在谁要是再跟她提起豆腐,刘颖忍不住还是要皱起眉头。“我现在最不爱吃的就是豆腐,真是吃得太多了。” 如今的刘颖已经为人妻母。回首一步步艰辛走来,刘颖觉得生活所给予她、教会她的太多了。她对记者说,一个人在任何环境里,主观能动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缺少学习动力,大多数都在被动和无奈的状态下学习。其实,吃点苦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有一定益处的。 关于刘峥嵘:刻苦学习的大姐 刘家大女儿,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在我市某医院工作。 遗憾的是,记者采访时正巧赶上刘峥嵘出差,因此没能见到这个刘家大女儿,但听其家人说,她也一样的优秀,而且她那股子刻苦学习的劲儿,是弟弟妹妹的好榜样。 感受真情:借双眼睛看刘家 谷学军老师是63中退休的高级教师,刘家四姐弟都曾在其门下学习,在老师眼里,四姐弟各有千秋。 刘家四个姐弟都在同一所小学、初中和高中就读,说起他们,谷老师如数家珍。“刘峥嵘比较沉稳,做什么都一步一个脚印;刘颖很聪明,各学科都很优秀,穿着很简朴;刘鲲理科比较出色,有毅力有抱负;刘鹏也挺爱说话的,但比他哥哥内向一点。四个孩子都很勤奋,没让老师操过心。” 郭宝华是刘家的老邻居,现在两家仍有来往。她给刘家的评价是“人穷志不短”。 郭宝华告诉记者,刘家的日子过得很艰苦,疙瘩汤、咸菜丝都是家常便饭,就是偶尔给孩子们买点水果也都是买那种“扒堆儿”的。刘家的孩子都很要强,能吃苦,还懂事。“从小就知道帮父母干活,长大能赚钱了就张罗着给父母买点啥”。郭女士说,她很羡慕刘家,对四个孩子更是倍加喜欢。 张淑兰和郭宝华二人对相互之间的帮助,一直念念不忘。郭宝华资助刘家好多年,除了日常吃的用的还给孩子拿学费,这让张淑兰感动不已。而在郭宝华脑海中,张淑兰给她做的棉衣棉裤、被子褥子,总能给她带来邻里之情的温暖。 走出刘家,让我们以刘颖的几句话作结。她说:“我们家一直都不宽裕,即便现在有很大转机,但我们对金钱并不是很看重。因为我们知道,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一直陪伴着我们,它给我们以动力,这就是———亲情。在这棵亲情大树的庇佑下,才有了我们的今天。” (记者魏华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