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陪女敲诈得手的启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9日07:54 现代金报 | |
□顾一冰 冒充“三陪”小姐向官员或吃公家饭的人发敲诈信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这种广种薄收骗取钱财的勾当老是发生,说明肯定有利可图。最近这档子事情又发生了。《北京青年报》7月13日报道:一个落魄的湖南男子突发奇想,以“三陪”小姐的名义,通过邮寄匿名信件的方式,敲诈全国120多个地、市的1000余名干部,短短一年竟获赃款6万余元。当这名男子被 假冒“三陪女”书写勒索信件敲诈党政领导干部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去年,福建、江苏、河南等地也先后破获多起此类敲诈案,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思路与操作手法如出一辙。耐人寻味的是,敲诈者在假冒“三陪女”之名寄出勒索信之后,并非如泥牛入海,而是收获颇丰。 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反映出了我们的制度缺陷:即充分相信官员的思想水准,靠个人的高尚道德观、行为自觉性来维系制度的执行。我们的官员不可能都是焦裕禄、孔繁森,不可能全是谦谦君子、道德先生,否则就不用纪检、监察部门如此忙活了。 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将预防的环节放在法律和制度创制之前,先给官员来个“小人假定”,预定他们都会在有经济上不干净、生活上不检点的可能性,然后再着手防范。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先小人后君子”。 有了这样的假设,我们的制度创设也许会产生某种变革,比如对权力集中部门如何去分权制约、社会监督;比如对土地出让、许可证指标审批等权力环节如何去市场化运作、公开透明;比如官员的任用提拔如何去开展票选或公选、民主政治。即凡是有利益可能的地方都要防止出现“小人偷窃公权”的可能,让本该属于民众的权力公诸于世、昭告社会,让民众参与促进公众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再高尚的人,他的权力也要受制约;再平庸的人,他的权利也要有保障。“先小人后君子”是为了消灭伪君子、真小人,以便成就更多的真君子,并且终会让小人受到惩戒而君子受到鼓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