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评说被美国夫妇收留的乞丐“回家之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2日04:56 东方早报 | |
众人评说马维华的“回家之路” 美国夫妇收留乞丐追踪报道对美国夫妇的善举,有人称道,有人质疑,有人看出了社会制度的缺憾…… 早报记者陈辉楠 包庆 田青瑶 张丹 徐德芳 林凡靖 实习生张源源 争论集中在三个方面 这对美国夫妇,付出的爱是完全公义的,没有任何条件。不以他没用就不爱他,不因为他卑微就厌恶他,不因为他无知就远离他,不以他属于另外一个阶层就忽视他。 …… 这是发在新浪网上的一个贴子。 马维华的故事经本报独家报道后,这样的回复在所有转载本报报道的网站上不断出现。美国夫妇和中国乞丐之间的事情,成为关注的热点———截止昨晚7时,仅新浪网就收到3300条回复。 无论中国人、外国人,这个故事无疑牵动着大部分读过这些报道的人们。 人们在议论的同时,也在关心,以特殊方式回到家庭的马维华,能不能坚持下去?帮助马的Matt相信他能。 一位网友议论说,马维华身上的变化是明显的,但只是开始———用尊重、信任和帮助代替金钱,Matt夫妇和朋友们的尝试给我们的社会提供了新的思维方法,只是,马从街上回到家中,才刚刚开始。 读者徐家德在发给本报的署名信件中说,“我们不是理想主义者……所以,笔者认为,许多人对美国夫妇收留残疾乞讨者这一善举表现出的难以理解和接受是正常的,并无可谴责之处。” 徐说,之所以不认同收留,是因为“心理上无法接受,经济上无法承受,私人习惯上无法忍受。” “三百门渔夫”则认为,由于有人救助,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感受到了幸福;对社会而言,多出一个生活压力减轻,幸福感增加的人,意味着少一个可能犯罪的人,整个社会的安全系数提高。 同时,记者也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各方观点大致集中在三个方面: t誗马维华是否可以住在公寓里; t誗乞讨者是否应该得到救助; t誗美国人的行为是否值得大加称道。外籍人士也有争议 “你会将钥匙交给他吗?” “Why not(为什么不)?”在上海环亚西文培训中心任教的西班牙人Maria Lucas反问道,“如果碰到这种事情,我也会这么做。这是很好的一个做法,这对美国夫妇非常仁慈。” Maria说,在上海,她对待乞丐一般会有两种方式。“如果乞丐向我伸出手,并且一直跟着我,我会非常生气;但是如果一个人跟我说,HI,我会感觉不错,就会给他钱。” 复旦大学中文系韩国留学生李东俊说:“如果我碰到这样的事情,我一定不会把乞丐带回家。我尊敬这对美国夫妇的做法,但是只帮助一个人的话,没有意思,因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李东俊告诉记者,他在路上也会碰到乞丐,“他们应该自食其力,应该去劳动。” BOC公司的美国人Jeff Knorr来上海已经11个月了,他认为,没必要理会邻居的议论。 “只要马维华没有做出实际上侵犯邻居的行为,社区内对收留陌生人的非议可以不去理会。” 两周前,Jeff也带了一位“朋友”回家。一个不会讲英语的30来岁安徽女性。“当时,她在街角帮别人擦鞋,我就和她聊天,问她的生活情况。”最后陌生人成了他的钟点工,有了Jeff家的钥匙,可以自由出入。让更多的马维华自食其力 “类似的情况在日本也有,只是形式不一样,已经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了。”日本人Sayaka说。 据Sayaka介绍,日本有很多家庭妇女都参加有组织的义工活动,包括帮助乞丐开始力所能及的工作。“我的妈妈已经做了30年的义工,帮助了很多乞丐重新生活,这样的组织是否也值得中国借鉴呢?” “我不会(像Matt那样)那么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国籍总裁说,如果有一个项目让行乞者离开马路,他一定会全力支持。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范明林认为,Matt夫妇的做法,符合社会工作的准则和方法,即给予需要关爱和帮助的人尊重、接纳和足够的信任。“Matt夫妇不仅给予马维华帮助,还为他创造了学习生存技能的机会,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乐群社”是上海一家较知名的社工组织。该社负责人刘晓芳承认,在救助行乞者方面,还存在空白。刘晓芳说,“我们的工作大致是以住宅区为单位展开的,沿街行乞的人群流动性非常大,很难划分他们的归属。” 范明林认为,香港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内地学习。据介绍,香港每个社区里的助残、帮困、扶老、反家庭暴力等工作,基本由非政府组织承担。在有的社区,只要乞讨者出现在社区中,就会有相应的组织主动提供帮助。 据介绍,香港有很多残疾人庇护工厂,专业社工会在“增能理论”的指导下,在生理和自信心等方面为这些残疾人“增能”,“他们鼓励参加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加强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训练改善认知,逐渐让他们学会自食其力”。 范明林提出,中国内地缺少一种专门的助人制度,缺乏助人的专业和职业,“但这样的制度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社会的进步总是以某些群体的退步为代价的,”范明林说,在进步中,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而遭到淘汰。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有一些人和机构来弥补社会进步的代价,把代价降到最低值。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刘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慈善基金会的基金主要用于“安老”、“扶幼”、“助学”、“济困”四个方面,并没有针对乞讨成人的基金。流浪乞讨人员主要由救助站提供救助。 而在国家新颁布实行的《救助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救助对象“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并且,该类人员是否要求救助是完全自愿的。 关于马维华上海慈善基金会的说法 早报记者林凡靖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刘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慈善基金会的基金主要用于"安老"、"扶幼"、"助学"、"济困"四个方面,并没有针对乞讨成人的基金。目前也没有计划增加这一项。流浪乞讨人员主要由救助站提供救助。 而在国家新颁布实行的《救助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救助对象"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这四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否则就不属于救助对象。并且,该类人员是否要求救助是完全自愿的。 二 “我们应该给马维华这样的人机会” “第一次带马维华回家时,他身上很脏、很臭,没人愿碰他,我也不愿意。”Matt说。 9月9日晚8时,恒隆大厦“星巴克”,Matt最后一次接受早报记者采访,他不断强调一层意思,自己和朋友只是普通人,而不是英雄。 Matt说,一切源于他们的信仰。 “马维华的本质并不坏,以前他的情况很糟,那仅仅是因为他没有得到好的机会。”Matt说,“上帝给了我爱别人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给马维华这样的人机会。” 而且,事实证明,马维华是个可以信任的人,Matt说,带马维华回家住的那些天,Matt给了他家里的钥匙,“像他当时那种景况,随时可以顺手牵羊拿走家里的任何东西,但是他没有那样做。” Matt还提到马维华很触动他的一件事。有一次Matt看到马维华在吸烟,Matt告诉他吸烟不好,马维华当时就道了歉,说以后再也不抽了,Matt说,以后就真的没再见过马维华抽烟。 Matt认为,马已经开始了正常人的生活,而且最终会自食其力。 回顾与马维华一年的交往,Matt说,他们能感受马维华身上的点滴变化。 “以前生活在水泥管里,被别人看不起的马维华,已经完全告别了以前的生活,受到了别人的尊重,”Matt说,“除了残疾,他和别人一样平等。”Matt能感受到马维华的点滴变化 Matt说,不久前,曾带马维华去看牙医,那也是马维华第一次去看牙医。“看完牙医,马维华笑着对我说,医生没有发现他是个残疾人,他很高兴。” 上周日,当Matt带着马维华再次来到他们第一次吃饭的餐馆时,马维华的变化让Matt感到吃惊。“记得第一次带他来的时候,马维华低着头,不敢看别人,很不自信”,Matt回忆,“但现在他可以为我和我的朋友倒酒、夹菜,开心地和每一个人交谈,完全改变了,他获得了自信。” Matt说,“通过我,马维华认识了更多的人,我把他带进我的朋友圈,让他慢慢地学会与人交往,同时也获得了自尊。”“只要有爱心,就可以改变一个人” 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像马维华这样的人,“我知道有一些乞丐是骗子,”Matt说,“但只要有爱心,就可以改变一个人,而且上海应该成立一个机构帮助这些乞丐,让他们获得自食其力的能力。” 按照计划,Matt已经替马维华交了学费,在一家皮鞋厂学做鞋,Matt打算在不久的将来,还能帮助马维华开一家鞋店,让他自食其力。 马维华很快要搬出现在居住的地方,在马维华的新家将会有一个新室友,一个和马维华一样,曾经以乞讨为生的河南人。 现在,在别人的帮助下,这个河南人已经找到了一份工作,过着正常人的生活。 Matt说,“马维华也会像他一样的,一年以后,当你们再看到马维华的时候,他的变化会更大,更让人感到惊喜。” 两个月以后,Matt夫妇即将离开中国,Matt说,更多的人会继续帮助马维华,“虽然我们要走了,但我并不担心没有我们的帮助,马维华会回到过去的生活,他会越来越好。” Matt说:“心中有了爱,很多事情都能变得更好,马维华只是一个例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