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晚会 月圆人不眠(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4日13:31 千华网-千山晚报 | |||||||||||||||
每一次等待都因为信赖 尽管头一天已经度过中秋佳节,但却丝毫没有削减人们对此次活动的兴致,很多人早早就等候在现场。现场等待的人群以120名着红色上衣的本报发行人员方块队伍为中心,四周一层层地包围着人群。老人们、孩子们、中年人、青年人,细数等待的人群,各个年龄段、各个社会层面的人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18点30分,在《祖国你好》的歌声中,晚会正式开始,在主持人雷玲、邵军一番精彩开场白后,鞍山日报社、千山晚报副总编辑刘世冬宣布千山晚报“读者活动月”活动正式启动。接下来的节目更是种类繁多、各具精彩。特色节目包括:小会员莫志宣、高瑞丰表演的乐器独奏、民进礼仪学校的拉丁舞蹈、郭婷婷的傣族舞蹈、忠实读者王松老人的配乐诗朗诵、孟涛的京剧、杂技表演、本报发行人员表演的独唱、东北三省拉丁舞少年D组冠军曾雪、李博以及鞍山市首届少儿才艺大赛才艺新秀奖得主康佳欢、白茹表演的拉丁舞等。本次演出演员准备到位、组织方安排有序,演员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两对拉丁舞小演员的装扮,黑丝绒的舞蹈服映衬出小演员长期基本功训练后的挺拔身姿,旁观者啧啧称叹。还记得去年春节前为千山晚报送来贺春剪纸的老人吧,王松老先生还有几个月就满80岁了,他在看到本报举办本次活动的消息后亲自到本报报名,大家知道老人是艺术剧院演员出身便推荐老人表演节目,盛情难却,王老先生为大家表演了配乐诗朗诵《晚华歌》,老人矍铄的精神头让在场的老年人因这首诗、因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而感动,并由衷地报以热情掌声。晚会因金属迪吧歌手阿琨的歌声及与本报发行员联袂客串的《唐伯虎点秋香》而达到高潮,场下观众的积极性也被调动到极致。
每一次感谢都缘于深爱 本次活动中一个最抢眼的节目设置莫过于“首席记者(编辑)见面会”,不但观众企盼着每日见诸报端的记者能亲眼见到,记者也十分珍惜这样一个可以与读者面对面接触的机会,是读者给了他们工作的激情,让他们能一如既往地为百姓的利益鼓与呼,这种涓涓不止的爱让他们在编采的同时与读者同喜同忧。
很多老读者从晚报创办起就投下了关注的目光,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了关爱和期待。也许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个生命并不完美,可读者始终坚守这份爱、不离不弃。有的读者还将年初登有编采人员照片的那版视为全家福,精心收藏着,关注每个人的每一步足迹,今天不同了,他们见到了,他们由衷地高兴和激动。
在中秋佳节之际,本报发起这次活动的初衷既想回馈读者、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读者俱乐部大家庭的凝聚力,更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转换方式过中秋,放飞祝福,祝愿本报读者、本报合作伙伴都能在本报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顺心、如意。为此,本次活动经过精心策划,特推出祈福等活动。 作为本次中秋赏月晚会的经典节目———祈福活动是人们最感兴趣的。当晚会进行到20点30分左右,祈福活动在人们的关注下开始了。祈福活动自愿参与,数千名读者分批将手中的莲花形水蜡烛点燃放入二一九公园游泳湖内,在蜡烛随波漂走的同时许下了对亲人、对理想、对健康的心愿和祝福。祈福的场面是壮观的,在50盏印有金色“千山晚报”字样的红灯笼辉映下,镁光灯耀眼夺目,全场观众的目光都集中在分批放入湖中的2000支小蜡烛上,在水面上映出一朵朵小花儿,那就是无数美好的心愿与祝福。 每一次联手都成为经典
此外,千山晚报读者俱乐部、喜洋洋礼仪庆典公司共同承办此次活动,好利来蛋糕店、叮咚矿泉水、沈阳旺旺集团予以协办。无论是主办方、承办方还是协办方都有着一个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念头,这个决心支持着他们一次次地精诚合作、屡出精品,让全市市民在订阅千山晚报的同时,也对这些合作伙伴留下了最难忘、最美好的记忆。为了更好地回馈读者,本报特意印制了盛装纪念品的包装袋,里面分别装有千山晚报读者俱乐部简介表、好利来月饼、千山酸奶、叮咚矿泉水、旺旺小食品……这并不是简单的实物堆砌,而是本报及所有本次活动合作单位送给读者的心意。而这样的活动,将会源源不断地以更贴心的形式、更精彩的内容奉献给我们的读者。 记者 周石 苏仲闯 摄(记者宋艳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