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王静怡 本报记者 张伟刚 葛晓娟2003-9-19 本报讯 提起盖叫天故居,四五十岁的杭州人都知道,那是一座在金沙港畔颇令人向往的四合院。但自1968年主人因变故离开后,盖氏老宅为当地居民居住,幽雅深邃的风格逐渐废去。今年3月份,“西湖西进”决意要恢复盖叫天故居,7月,工程队开始对老宅进行规划。时至今日,经过两个多月的巧手装扮,盖叫天故居已渐渐恢复原貌。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施工现场。沿着赵公堤往前走,远远就看到了一座白墙青瓦的院子 。盖叫天故居又叫“燕南寄居”。盖叫天的祖籍河北有“燕北”之称,他13岁辗转到杭州学艺,一生大多数时间生活在这座住宅里,“燕南寄居”正是取“燕北之人寄居江南”之意。
在故居门口,“燕南寄居”四个字刻在大门的正中央,院子里面翠竹环绕。记者都有点认不出来了:眼前这座精致的院子,早已不是几个月前破败的模样。
老宅和花圃离得近。站在那里,可以看到花圃的小隐园。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宅院的框架建设已基本完成,宅子分前后两进,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风格。前面的厅叫“百忍堂”,屋檐下,挂满了红色的仿古灯笼,几名工人正在对椽子进行油漆加工。
后进是一组四合院,有一个四方天井,以前是盖叫天练功的地方。天井中央堆着假山石块,工人们忙着铺花园里的草皮。现场一位姓尚的工程师告诉记者,这个院子的绿化以竹类植物为主,天井左侧的琴丝竹最有特色。它的黄色竹茎中天然生成一条细细的绿纹,难怪工人们都称其为“黄金间碧玉”。
“盖叫天大师的雕像也已经做好了。”现场一位姓汪的师傅告诉记者,从9月20日开始,故居将开始最后的室内摆设工作,预计到9月25日就可以完工。左右厢房以及后厅都将作为展室,摆设盖叫天的遗物和当年的旧照片。他的后人将遗物无偿地捐赠出来,希望这批遗物和故居一起得到原汁原味的保护。盖叫天生前使用过的道具和戏服,都将陈列在后厅中的玻璃落地柜中,供后人瞻仰。
故居的主建筑边,还搭有临水的小戏台。说不定,等10月1日开放后,你可以在这里登台亮相,高兴的话,还可以吊吊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