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马路”系列报道之一 衔历史拥文化工业重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11:43 沈阳晚报 | |
编者按:东北大马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进出沈阳的东北大门。在东北大马路身边,凝聚着许多历史故事。如今,市委、市政府将之列入“十条标准化道路”行列,进行梳洗打扮,使得这条北去通衢,襟怀更加宽广,不仅迎来送往沈阳宾朋,更是沈阳汽车工业孕育、诞生、崛起之地。 从今天起,本报向读者奉上系列报道,陆续介绍东北大马路身边的历史、文化、经济 东北大马路是沈阳市区东北部的出口,与“102国道”、“沈四高速公路”衔接,成为沈阳北去贯通东北三省的咽喉要道。过去的东北大马路,西起大北关街、东至观泉路,全长4600米,始建于1925年,重筑于1950年,1966年拓宽;眼下,作为“十条标准化道路”改造工程的东北大马路,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沈阳汽车工业基地的起跑线。 东北大马路的诞生,不仅与张作霖有着不解之缘,更与沈阳工业的兴起水乳交融。1918年9月7日,张作霖被北洋军阀政府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督办东北屯垦边防事宜。张作霖首先把沈阳的“奉军”改称为“东北军”。随后,张作霖又在沈阳建立了“东北大学”、“东北电影院”(辽宁艺术剧院原址)等。此后,“东北”一词在沈阳使用频率越来越大,“东北大马路”便由此而产生。 1922年,张作霖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失利,返回沈阳后,一直耿耿于怀,遂在沈阳东部的东山嘴子建造了“东大营”,意为东山再起的大本营。然而,当时的东大营距市中心区较远,交通极为不便。于是,张作霖便于1925年开始修筑东北大马路。当时,筑路工程由东北向西南延伸。为了显示张作霖“东北王”的雄威,他将东北大马路两侧的胡同,均命名了当时东北三省84个县的名称,有彰武街、法库街、海城街等等。 当时的东北大马路,不仅承担着交通运输、经济、军事重任,还有着历史上的政治意义。当时,东北大马路中段上有个“大广场”,广场上树立着张作霖的铜像。该铜像坐东朝西,寓意张作霖时刻眼望北京,不甘心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不甘心只做“东北王”。不久,张作霖便率军打进北京,坐上了海陆军大元帅的金交椅。 东北大马路诞生后,逐渐成为商业、工业的轴心,吉祥市场、民族工业“肇兴窑业”,以及不少商家店铺等,都依附东北大马路或应运而生、或发展繁荣。沈阳解放后,东北大马路逐步成为沈阳的“工业一条街”,沈阳第四建筑公司、沈阳建筑构件厂、沈阳第二纺织厂、沈阳第三纺织厂、沈阳钢厂、沈阳钢管厂、沈阳发动机厂、沈阳轴承厂以及一些军工企业等,都在东北大马路中轴线两侧蓬勃发展。 1989年,沈阳市重新整顿街路名称时,除将东北大马路6段改为“东望街”外,其余路段仍沿用东北大马路名称。目前,改造工程已经接近尾声的东北大马路,西起大北关街,东至毛望公路,全长8.3公里;改造后为40米宽的双向10车道,其中快车道32米、慢车道和人行道各4米;人行道上,每隔5米设立一个树池,并安装了现代气派的路灯。 改造后的东北大马路,成为沈阳市区东北部的一串璀璨明珠;成为沈阳汽车工业腾飞的宽阔跑道……本报高级记者邱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