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提醒市民节假日消费小心陷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4日15:00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别再花钱买气受 本报讯记者彭小军、通讯员何建安报道:传统节假日从来都是商品销售的黄金季节,也是消费投诉的高发时期。记者日前从广州市消委会了解到,不少市民反映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购物消费过程中,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商家设下的陷阱千奇百怪,层出不穷。 陷阱1:礼品篮败絮其中包装精美豪华的礼品篮是节日馈赠亲友的常见礼物,但并非所有的礼品篮都能起到传情达意的效果。中秋前夕,市民童先生从某超市买了精美的礼品篮去探望大学老师,师母留他们吃完饭后随手就打开了这个礼品篮,准备上一道餐后水果,没想到外表光鲜的水果中,3个巴西蜜柑已经出水,一个香瓜已经过分成熟,就连泰国山竹也有大部分是腐坏的。最后,这些水果在大家的尴尬中被端下桌子。童先生形容当时的感觉,就恨不得地上找条缝钻进去。 因此,消费者购买果篮最好到信誉好的大商场,有必要时要求打开包装查看,购买后注意保留购物小票作为凭证。 陷阱2:明打折暗中升价 借着中秋购物热狂潮,不少商家都以低价促销,“贺中秋,让利酬宾”、“中秋回馈,商品5折”等类似招牌随处可见。有的商家借此机会推销长期积压的滞销货,如已过保质期的食品,有质量问题的日用品,有瑕疵的大件家具、电器。还有的商家采用明降暗升的手法,在商品打折之前提高原价格,使打折商品并不低于甚至是高于原来的价格。 消委会因此提醒市民在“降价热潮”中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商品是否“低价低质”,对化妆品、食品等关系人身健康安全的商品,更要留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等关键要素。在购买降价商品时还要了解清楚降价(打折)的原因、有什么售后服务等内容,综合考虑降价商品是否真的带来实惠,做个精明的消费者。 陷阱3:设大奖从不兑现 “买500送200”、“买一送一”这类的促销口号乍听起来的确诱人,但当消费者的购物金额达到商家定出的标准时,才被告知赠送还有其他的“附加条件”,如200元赠券中分为100元只能买电器,30元只能买衣服,20元只能买鞋子———消费者如果想用掉这些“赠券”,就必须再掏出更多的钱。至于号称的“买一送一”,赠送的并不是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诸如买一台DVD机送一张影碟,或买一双皮鞋送一双袜子。 消委会提醒市民,在消费前应向商家咨询清楚“赠送”的全部条件,做到明明白白消费。“购物抽大奖”是商家吸引“人气”的另一种手段。他们声称只要顾客购物达到一定金额就能参加转盘得奖、摇珠开奖、箱内摸奖等活动,奖品包括彩电、空调、电脑等。但由于抽奖方式、抽奖用具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都由商家一手“包办”,抽奖的公证性无法得到保证,所以参加抽奖的消费者只能抽到毛巾、牙刷之类的小物件,而高档奖品始终“送”不出去也就不难理解了。 消委会为此提醒市民,不要因为还差几十元或几百元就可以参加抽奖而盲目购物。否则,既浪费金钱还可能“抽”来一肚子气。 (金陵/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