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十岁女童祸死校园” “出租”学校现象谁来管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8日08:05 现代快报 | |
一个品学兼优的10岁女孩在校园里惨遭车祸,快报昨天报道的无锡长安桥小学将教室改成了仓库、提货车辆撞死学生一事产生了强烈反响。事故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有关部门表示事故目前已经在调查处理中,但真正的内情多个部门却不愿作公开表态。另有消息称下阶段无锡将对学校校舍出租进行集中整顿。 学生痛恨进校车辆 昨天中午,记者在长安桥小学门口碰到了几个放学回家的四年级学生,提到“那个出车祸的三年级女生”,其中一个女孩子说“我知道,我认得她,她成绩很好的,还是中队委,那天就是轮她值勤。那会我们正做眼保健操,好象听说她是去上厕所的路上被撞的!” 学生们告诉记者,他们的班主任已经在班上“讲过了”,“老师说那个女生鼻子撞骨折了,还叫我们以后不要在学校里乱跑!”当他们看到报纸上刘露因抢救无效已经离开他们的消息后,本来还有说有笑的小脸立刻变了颜色,“不会吧,怎么可能!”一个矮个子的女孩怎么都不相信,“我们经常在一起玩的呢!” 提到学校里的仓库和经常在学校里出入的车子,几个孩子都深恶痛疾,“从我们进学校开始仓库就在了,现在我们都四年级了,那些汽车和三轮车老是停在学校里,不管上课下课,我们的操场本来就小,被车子一停我们体育课都上不好,挺讨厌的!而且他们堆那儿的货物我们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绊一跤!” 校舍出租实为普遍现象 正是因为学校将校舍出租做了仓库,才引来了肇事车辆,尽管在国家的教育法中规定了教学校舍不挪作它用,但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学校对多余的校舍具有一定的支配权,而且校舍出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多数老师对此都觉得不足为奇。 “现在这种现象太普遍了,尤其是一些规模不是太大的小学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向记者透露,“学校抱怨教育投入太少,为了自己搞点创收都是绞尽脑汁,学校只要有临街的房子,一律都建成了门面房,一楼多余的教室则统统出租给别人,有做办公室,有做办事处的,有改仓库的,也有给民办学校做教室的-----什么用途都有,有的学校甚至把操场租给外面做停车场,或是给附近的私家车停靠,讲好一晚上收多少钱。” 记者了解到,一般一间教室的租金每年在5000元以上,如果市口好一点的话可以到1万元,如果一个学校有5间教室出租的话,那一年的租金就是3-5万元。因此将校舍出租无疑成了学校赚“外快”一条捷径。 教室难道真的多余吗 从学校记者获悉,长安桥小学近年来一直处于生源减缩的窘况,现在该校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只有一个班,因此有老师提出空余的教室用做创收也无可厚非。 但学生用房真的宽裕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学生不仅没有享受到舒适的用房,相反连原来的待遇也被一一剥夺了。一位四年级学生告诉记者,原来他们曾经有过专门的音乐室和阅览室,但后来统统改做了堆货的仓库,“现在我们上音乐课老师都只能带电子琴到教室,或者就直接拿录音机放磁带,本来只是一楼有仓库,现在连二楼都有两间成了仓库!” 记者昨天获悉,长安桥小学所在的无锡北塘区教育局以及区委日前已经介入事故的调查处理,而北塘区所有小学都已下达紧急通知:禁止车辆进入校门,有消息称下阶段无锡将对学校校舍出租进行集中整顿。 新闻评点: 校园车祸,偶然里的必然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车子在学校里撞了学生毕竟只是个偶然现象,不值得这样兴师动众。再说出租房子也是为了有更多的钱投入教育,说到底是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这话乍一听好象挺有道理,但仔细想一想却发现全然是为自身辩解的托词。先说那撞车吧,也许是有偶然的成分,如果那天刘露晚几分钟去厕所,如果司机当时反应灵敏一点,如果那车子的刹车好一点,可能女孩就能逃过这一劫。但反过来想想,有那么多仓库在,有那么多车子进出,有那么多学生在校园里嬉戏,车子撞到人难道不是必然的事吗?即使刘露没有被撞,那也有可能张露、李露被撞了。就象某个老师说的,“以前哪个学校里汽车不是随便进出的?只有出了事了,才都开始紧张了。” 再说这校舍,国家投了这么多钱扩建校舍,为的是完善教育设施,提高教育水平。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现代化硬件设施规定每所小学必须配备相应的阅览室、音乐室、电脑室等,具备一定数量的图书供学生借阅,以及一定的体育器械供学生锻炼等等。眼看着一栋栋教学楼都盖起来了,但到头来学生真正用到的又有多少呢,依然是4、50个学生挤在一个教室里,依然在教室里听着磁带上音乐课,依然没有充足的操场玩耍-------记者曾听到一位老教师这样说道,“为了出租教室创收,竟然可以把本来在一楼的一年级学生硬赶到楼上,!每次上头来检查,就临时布置个阅览室摆摆样子,领导一走,阅览室立刻变成了仓库!他们把学生的福利变成了自己的福利!” 最后还有那房租,美其名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事实上到底收了多少钱,到底用到哪儿了,除了校长和财务又有谁知道?我们听到的都是校长抱怨说教育投入太少,学校迫不得已才只能另辟生财之道,可谁能说得清楚这些额外收入里面有多少是真正用在了学生身上?就象学校乱收费一样,这些用学校教育设施出租所得的收入是不是也应加强监管了? 刘露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一个小生命还未来得及盛放就已无情夭折,但愿这偶然中的必然能够带给我们足够的警醒。 快报无锡特派记者 金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