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两龄女童死得冤 是家属失责还是医生冷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1日04:01 现代快报 | |
新闻索引:一个两岁半的小姑娘因患支肺炎,从甲医院转至乙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而这个小女孩从被发现肺炎到死亡,仅仅约三个小时。以当今的医学技术,普通肺炎已很少能夺走孩子的生命。其父母认为,是医院接诊医生对患儿的漠视,造成了延误治疗的后果。 家长:医生看病太冷漠 日前,记者在苏州见到了刚刚失去女儿的外地商人程平(化名)和妻子袁珍(化名)夫妇,了解了事发过程。9月23日晨,程平夫妇发现两岁半的女儿小贤发烧一直没退,母亲袁珍就领她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附一院)看病。袁珍回忆,23日上午9点45分她带着小孩来到附一院挂号。等护士量完体温后,10点多一点,一名姓杨的女医生便来给小贤检查,在听诊后没有拍胸片和做常规化验,就开了三天的药吩咐护士给小孩输液。11点,小贤开始挂水,一刻钟左右,袁珍发现小孩脸色开始发灰,呼吸急促,她赶忙去叫杨医生。11点20分,杨医生来后又听了听小孩的心肺,说没事,就走了。11点25分,她发现女儿病情越来越重,赶忙按警铃叫医生。但这次杨医生竟然来都没来!一个护士过来看了看情况后,打电话向杨医生报告了情况。又过了大约10分钟,护士告诉她,这里设备不如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简称附儿院)好,小孩需要转院治疗,并拔掉了小贤的输液针头。 11点50分,袁珍抱着孩子离开附一院,15分钟后赶到附儿院。经过附儿院抢救1小时后死亡。死因为“支肺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到附儿院的时候,医生们认为孩子已经处于濒危状态,后来果真没抢救回来。回想起来,是杨医生的冷漠接诊害了我孩子”,袁珍欲哭无泪。 医院:家长护理出了错 随后,记者在附一院却听到了另一种说法。该院医务处副处长施从先告诉记者,不存在孩子母亲说的,医生头次诊断说没问题,回头又打电话让护士通知其转院的情况。他表示,首先,患儿曾经在另外一家医院输液2天,并且当天早晨还吃了退烧药,使得护士测量患儿体温时,显示的是正常的36.8℃。其次,患儿输液出现异常后,杨医生赶来却发现患儿的母亲将点滴速度调得很快,又在给孩子喝盐开水,杨医生说这样也不行。 施从先介绍说,通过听诊,杨医生感觉患儿肺部有湿罗音,但一般情况还可以。当时就告诉患者母亲,孩子病情正在发展,本院只有门诊,还是赶紧到儿科医院进行治疗。此后杨医生就离开了。没过多久,杨医生害怕孩子母亲再次调快点滴,便又打了个电话给护士,让她拔掉盐水,让患者转院。施从先告诉记者,“以后发生了变化,附儿院怎么抢救的我们就不清楚了。” 施从先表示,杨医生接诊的确“做得还不够完美”。他说,“杨医生的病历没有规范书写,没有写听出了湿罗音、转院记录等,但我们认为她的治疗手段是正确的。”记者问,“孩子临走时的病情已经危急,是该立即组织抢救还是转院?”施从先说,当时杨医生认为患儿的情况是可以的,按照惯例一般就转附儿院了。附儿院的多位专家告诉记者,通常小孩出现“湿罗音”症状,就意味着肺部有广泛渗出,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应该进行紧急处理。 悬念:重要的30分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双方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小孩输液后出现异常到转院时,杨医生究竟有没有及时作出转院决定。这段时间约在11点15分到11点45分之间,对于病情迅速发展的小贤来说,这可能是关键的30分钟。按照附一院医务处的说法,这30分钟里,不是袁珍叫了杨医生两次,而是杨医生做出了两次转院要求:一是“听出了小孩有湿罗音后”,二是“过了不久,又害怕她们调快滴速”。 记者从多位医生处了解到,通常转院有三种情况,一是经多方会诊检查仍不能确诊的疑难病,二是本院无条件开展治疗的疾病,三是危、重、急病人。而一般来说,医生通知病人转院,一次就行了,并且,“口说无凭,一定要以病历为准”。那么,事实是袁珍拖延了转院时间,还是袁珍说的,第一次杨医生来看后根本就没提出转院,直到第二次袁珍又按了警铃,杨医生才匆忙通过电话让护士安排患者转院?至少,记者在小贤的病历上没有看到杨医生相关转院的记录。事实上,经过这30分钟拖延,小贤到附儿院时,病情已经急速恶化,以至于无法抢救了。 由于对这30分钟里发生的事双方分歧太大,记者多次对附一院表示,希望直接采访当事人杨医生,但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目前,附一院也确认“当时接诊医生缺乏经验,对病情认识不足,忽略了胸部X线检查,在病情变化时仅嘱其转院治疗,但也未予记录。” 日前,程平已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尸检鉴定申请,附一院表示,将“根据人体解剖结果及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当事医生将如实作出相应处理”。而程平则告诉记者,他只想让冷漠对待患者的医生受到应有惩罚,让自己女儿的死警醒更多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