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出现“有车族” 学校担心再现攀比新内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9日10:34 每日新报 | |
新报讯【记者任悦王科军郭子斌见习记者周白石】昨天又是个双休日,路上的车流明显增多。在不少漂亮小车的驾驶室里,年轻的司机明显是学生模样,经过记者的街头采访了解到,这些学生司机有的是借着假期借辆车来过瘾的,也有不少是校园有车族。 记者在街头遇到的学生司机中南大、天大、财院、商学院等高校的都有,他们的脸上多少写着些自豪和神气。“学生开的车是谁给买的?”这成了很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经过 学生 有车生活能提速 有了车之后,每个月还要有“养车”的钱,油、保险、养路费,还有偶然会发生的罚款、修理费。 学生们自己的“承认开支数额”大约是600到800元左右。这笔钱据已经有车的学生说,也多是由家里出的,有的学生虽然自己也在“打工”,可是,挣的钱用来补贴一下自己的伙食、支付一下自己的社会活动还不够,根本不够养车。 别以为学生们开车只为了过瘾,他们也很在乎车的品质,所以,在校园里,随时会有赛欧、奥拓、起亚、奇瑞、POLO等车擦身而过,这些车外观比较时尚,车里的学生大多是很神气的。 学生们为什么对车子的要求这么高呢?很多学生的理由是:我们开车也不仅仅是为了回家方便。有时要开车带同学出去玩儿,有时候要到实习地上班,还要经常参加招聘会,车子也就像服装、个人简历一样,要有点档次,这样,不论是休闲还是做正事,别人都不会小看了自己。而现在,学校里开车的同学开始多起来,学生们也开始从有车开的要求向着有好车开的要求“进发”了。 在有车一族的学生们看来,开车的好处有很多,比如这个假期,有车的就是玩儿得痛快。更重要的是节省时间,不论是上下学还是到外边去“打工”,路程上“提速”了。再有就是为了今后的发展,在财院上学的张小鸣同学说,“工作单位要人的时候,考虑的多是我们的综合能力,多一项本领就多一种能力,就多一些工作单位要我的可能。如今我已经有两年多的驾龄了,我想我找工作的时候,机会比其他同学多些。” 现在的许多在校大学生都有了车本,把学车纳入学习计划的学生越来越多,甚至有的毕业班学生人手一个驾照了。 学校 再现攀比新内容 天津大学保卫处负责车辆出入登记的秦老师表示,自从今年“十一”假期结束以后,已经有十来个同学来办理领取出入证的手续。只要能向保卫处出示所在院系开的证明和驾驶证等证件,就给办理出入证,可以随意进出学校。对于学生开车,学校虽然不提倡,但是也并不限制,对学生开车比较有意见的还是校门口的门卫,有的门卫就说,学生们开着车明显的就是趾高气扬,有的在门口故意地按喇叭,生怕别人看不到他们似的,有的到了门口也不减速,也不出示证件,直闯进去了。但校方担心这将成为一些学生相互攀比的新内容。 观点 学生开车是在超前消费 私家车的增多确实是一种人们生活富裕起来的证明,对于国外的一些学生开车的情景人们不觉得不舒服,就是因为人们认为他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对于我们的学生开车,一些人不能理解,就是因为我们很多家庭都还没有车,有车的家庭也多是每家就一辆,这车先让孩子开走了,不太合情理。 对于学生开车,我认为不应该只主张年轻人在生活上向最低水平看齐,这也不现实,不过在消费的时候也必须考虑经济条件是不是允许。而且,家长们要让孩子知道,他开车,不是自己有了经济能力,大学生毕竟还是消费者,即使少数人通过给校外公司编程、写书、打工等方式获取了一定收益,但离自行购车的距离还不小。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在超前消费。家长可以和孩子订一个协议,就是把现在开的车当成是向父母“贷款”购买的,以后要靠自己工作去还。这样也会给学生一种压力和责任感。 学生购车也存在一些负面现象,比如会让同学之间产生攀比心理,对孩子的虚荣心起到推波助澜作用。所以,即使家境很好的年轻人也应该掌握好消费的度,既要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又不要让自己过于舒服,否则就会成了我们以前经常提到的“温室花朵”。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教授、社会学家郝麦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