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之争引发尴尬事:3名高考生被“黑户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8日10:38 武汉晚报 | |
本报讯(记者 胡俊)三年前两所学校的生源之争,让小刘等三名高考生至今“身份”不明,并为此苦恼不已。 2001年,小刘等一批同学按正常程序填报了中考志愿。他们的中考成绩中等偏上,尽管未能上第一志愿,但在第二志愿学校录取生中属于优秀者。 然而不久后,刚成立的武汉市第二中学分校刊登招生广告,承诺配备一流师资和教学设施,该校录取分数线瞄准的正是像小刘这样的学生。市教委出面协调,录取生可以改填志愿,将学籍转入二中分校。 这样的招生条件,让不少学生家长动了心。二中分校招生工作很顺利,但学生调档工作,却受到了阻力。一些学校以各种理由,拒绝配合。 在一份二中分校的调档申请上,记者看到市教育局领导的批示,希望相关学校大力支持。但尽管多方争取,时至今日,小刘等三名学生的学籍还留在原来填报的十九中学。 十九中学为何不投档?校领导理由很简单:“他们属于我校正规录取生,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学校又不是菜园门。”对于二中分校的招生,该校领导认为有挖墙脚嫌疑:“教育如果都这样办,拉大各校之间的生源差距,叫我们这种学校如何留得住好生源呢?”他表态只要这些学生愿意,欢迎他们回去学习、考试。可学生家长不买账:“十九中学当然愿意,学生成绩好,能算他们的升学率。” 留在二中分校学习,再回十九中学参加高考,为何不行呢?三位家长们道出苦衷:“那不就成了借读生了?借读生教得再好,也不算升学指标,会被老师另眼相看,上课不点名,座位排到后面,这个关键时刻,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呀。” 一位教育专家评价说,尽管这只是一个个例,但这种怪圈的产生,与升学率是分不开的,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她认为学校要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调节好心理,以较好的状态迎接高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