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条教子:是体罚还是挫折教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9日10:33 黑龙江日报 | |
本报首席记者 于波 姜雪松原始新闻 汕头惊现“管教”孩子的专用藤条 “教好儿子,藤条1元”。近日,一块1米多高、红底黑字的广告牌在汕头市区百合园小区的大门处显得特别醒目。原来这块广告牌是附近一家竹制品店摆出来的,店主想通过这 至于为什么会想出这样的广告,店主笑着告诉记者,其实是前些日子自家的男孩太顽皮,他顺手抽出一根藤条教训儿子,后来灵机一动,发现这是一门生意。 对于商家打出“教育牌”出售藤条的事情,一些市民表示这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广告,十分新奇。但也有市民认为,商家的这种促销方法值得商榷,毕竟以打代教的方法本来就不对,而且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都是心头肉,哪里下得去手?(新华网) 新闻再创汕头商场公然出售教子藤条,是对体罚的认可还是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此举引发争议—— 新闻关键词 教子·藤条·商场 哈尔滨:没见藤条体罚仍有 古语云:“棍棒之下出孝子”。体罚孩子所用的藤条已经公然摆进汕头的商场,那么哈尔滨的商场是否有这种藤条出售呢?哈尔滨的老师和家长对体罚孩子又是怎么看的呢? 记者走访了哈市的大小商场,并没有发现“教子藤条”,许多商场的工作人员都表示,没有专门用来打孩子的藤条出售,如果非要打孩子,格尺、皮带都行,为什么非要藤条呢?这种商品商场也不能允许出售。 藤条虽然没发现,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却发现体罚孩子的现象依然存在。尽管体罚孩子已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最不科学的教育手段之一,然而体罚仍是家长惩戒孩子的主要方法之一。许多家长道出了他们的苦衷,哈市华泰经贸公司的王化说:“现在一家就一个孩子,谁都不舍得打,我们也是迫不得已,如果孩子表现好,又很上进,谁会忍心去惩罚他呢?打他也是为他好。再说,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别的更好的方法吗?罚站、罚抄写这些都是体罚的传统招数,孩子都不当回事儿了,打他也只怪他自己不争气。但我们不会买专门打孩子的藤条,这种东西放在家里,给孩子造成的压力太大。” 专家观点:体罚绝不是挫折教育 “藤条教子就是一种对孩子的体罚,是不可取的。”教育专家、原哈尔滨市荣智学校校长吕范说:“从大的方面讲,这是对孩子人权的侵犯,从小的方面讲,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法。” 吕范说:“孩子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也是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让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就是教育,教育孩子一定要耐心说服,不能采用体罚的方式,体罚只会使孩子留下心灵创伤,产生逆反心理,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心理上本来就很脆弱,体罚只会适得其反,使子女教育事倍功半,不利于孩子培养健康的心理。 吕范说,体罚绝不是挫折教育,挫折教育不是让孩子受皮肉之苦,而是让他们经历一定的苦难和失败,从而能正确地看待失败和挫折,不被困难轻易压倒。把体罚和挫折教育混为一谈是荒唐的,如果用来指导子女教育,只会走进误区。现在连教师都不允许使用教鞭了,而商店里竟出现了“教子藤条”,这是历史的倒退。 吕范认为,现代社会许多父母通过打孩子来惩罚孩子。但研究证实,经常挨打的孩子常常情绪不稳定,缺乏自尊心。“打”虽然暂时可以制止孩子的不当行为,但它会导致孩子性格的变化,从而使父母感到更大的压力。“打”只会告诉孩子,体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可以冷处理,采取暂时隔离、闭门思过的方式,让他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反醒自己,等他承认错误时,再与他真诚地讨论为什么不应该这样做。也可以罚他暂时不玩最心爱的玩具、不许看动画片等等,方法多种多样,父母们可以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观点交锋: “藤条教子”该不该提倡?正方:打孩子也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的爱。无论如何,比起溺爱来,“藤条教子”应该是一种更值得提倡的教育手段。再说,藤条打下去有痛无伤,不会给孩子留下伤痕,但做人做事的道理却因为这一顿打让他铭记终生,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可视为一种挫折教育。 反方:“藤条教子”绝不是什么挫折教育,而是早被教育界否定的体罚,更不该进商场。用体罚方式来教育子女有百害而无一益,不仅是教育手段过于简单粗暴,而且会给孩子的幼小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甚至影响其人格和心理的正常成长,对家长与孩子都产生消极影响。受过体罚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不安全感,容易出现暴力倾向。 “我对‘藤条教子’很感兴趣,如果哈尔滨有卖藤条的,我也想买一条用来教育儿子,就算不真打,吓唬吓唬也好。”哈尔滨市道里区居民刘先生说,“小孩子是记吃不记打。我的儿子8岁了,很淘气,以前总喜欢抢别的小朋友的东西,说了多少次也不好使,打一顿他就立即长记性了,再也不抢了。” 刘先生总结自己的教子经验说:“打肯定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却是最有效的。我小时侯也被老师体罚过,但现在并不记恨老师,反而很感激她帮助我改掉了坏毛病,所以我不认为适度体罚有什么不好。我打了儿子后,也要和他讲道理,让他明白对错事非,现在孩子也不因我曾打过他而记恨我,反而和我很亲。” 在哈市一家医院工作的陈丽女士同刘先生持一样的观点。“我不信谁家教育孩子没打过一下,用藤条只是一个道具,打不是目的,只让小孩子有一种敬畏感。”陈丽说,“打孩子也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的爱。无论如何,比起溺爱来,‘藤条教子’应该是一种更值得提倡的教育手段。再说,藤条打下去有痛无伤,不会给孩子留下伤痕,但做人做事的道理却因为这一顿打让他铭记终身,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可视为一种挫折教育。” 哈尔滨天线宝贝幼儿园园长刘女士对“藤条教子”持强烈反对的态度。“‘藤条教子’绝不是什么挫折教育,而是早被教育界否定的体罚,更不该摆进商场。”刘女士说,“用体罚方式来教育子女有百害而无一益,不仅是教育手段过于简单粗暴,而且会给孩子的幼小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甚至影响其人格和心理的正常成长,对家长与孩子都产生消极影响。受过体罚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不安全感,容易出现暴力倾向。” 已退休的哈尔滨市铁路二小李老师说:“古人教子,并不反对实施体罚,但强调要适可而止,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罚是手段,教育是目的,但是手段用得不正确就达不到目的。从现代教育的观点看,对孩子任何形式的体罚都是错误的。对于古人错误的做法,我们只能批判,不能继承。” 李老师说:“单靠打不能改变孩子的素质,家长也不能指望用体罚来打出孝子。一旦采取打的方式,父母可能以后会再次打孩子,并逐渐养成习惯。‘打’与生气、厌恶和拒绝直接相联,孩子会渐渐把父母与挨打的痛苦回忆相联系,从而认为家长不喜欢他。久而久之,当家长真表扬孩子时,这些赞扬在孩子眼里已经没有价值了。以后你会惊讶地发现,孩子的朋友惹他生气或他想引起他们注意时,他就会打他们。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一桩桩棍棒教育酿成的惨剧并不少见,但直到现在居然还有人打出‘藤条教子’的招牌,这说明我们的教育确实要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观念到底前进了多少?”(生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