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家长声泪俱下控诉“黑网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1日15:17 云南日报 | |
7日本报刊登了“一初三学生因迷恋网吧离家出走”一文后,引起了众家长的共鸣,连日来不断有家长打电话到本报,谴责、声讨不执行有关规定的少数网吧经营者。家长们普遍认为未成年人沉迷网吧危害实在是太大了,就像沉迷于“电子海洛因”,孩子一旦染上就无法自拔。为了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寻求解决的办法,本报特在几百个热线电话中选登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来电内容,让有关方面听听家长的心声。 李女士(昆明市官渡区某机关工作人员):我是一名公务员,每天都要看《春城晚报》,看到11月7日的报道后,我有跟马先生同样的体会。我有一个25岁的女儿,虽已成人,但由于在网吧陷得太深,至今无法自拔。女儿已经工作,25岁的人了,男朋友不找、恋爱不谈,就是迷恋网吧。为此,我曾跪在她面前,请她不要再进网吧了,但没有用,一到节假日她就会没日没夜地泡在网吧里。我和她父亲曾去找过她多次,发现网吧的老板很会掩护泡吧人,当有家长从前门来找孩子,老板会立即通知他们从后门逃走;有时老板会把前门、后门都锁上,即使知道子女就在网吧里,家长也无可奈何。所以,我完全相信报纸上说的是真事,马先生的痛苦我能理解。一旦沉迷于网吧,成年人尚且无法自拔,更何况是未成年人呢?所以,我也希望这些违规网吧“良心发现”,守法经营、讲点社会道德,千万不要毁了“21世纪的接班人”。 马女士:我家有一个14岁的男孩,也在读初三,到现在为止,已经离家出走了4次,每次都是从网吧里找回来的。由于多次到网吧找儿子,我发现了网吧的一些共性,晚上6点到第二天早上,网吧里一半以上都是中学生,还有小学生。为了赚取黑心钱,绝大部分的网吧都可以赊账,没钱也可以泡吧。这就埋下了治安隐患,一些孩子为了还债,就会去偷、去抢。我认为网吧不能昧良心、眼里只有钱,而应该有社会公德;管理部门也有必要加大打击力度,改变现行的监管方式,应该多在夜间去检查网吧,一经发现有违规、违法行为就严肃查处。 李先生:我的孩子在昆五中上学,在他们学校门口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有两家网吧。这两家网吧都通宵营业,只顾赚钱,不管附近学生的学业和前程。孩子没有自制力,今天你在甲家网吧找到他,明天他就到乙家玩,“打一枪换个地方”,我们这些做家长的被折磨得精疲力尽,但收效甚微。所以我要呼吁社会,救救我的孩子吧! 魏先生(某建筑公司退休职工):作为孩子的祖父,给孩子一点零花钱没什么不好,哪知竟害了孩子。当得知孙子把我给他的零花钱拿去网吧里玩游戏后,我非常痛心,我希望政府加强管理,尽快取缔那些不依法经营的网吧。 侯先生:我儿子现在在读中专,原来成绩不错,但迷上网吧后一切就变了,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性情也变得特别糟糕,还学会了撒谎、欺骗父母,有点钱就往网吧跑,连父母都找不到。网吧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我儿子已无可救药! 张女士(外地游客):我是个外地游客,看到《回来吧!浪迹网吧的儿!》一文后,觉得这个问题不光发生在昆明,而是整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孩子一旦迷上网吧就再也“走不出来”,没钱进网吧就去偷、去抢、去骗,与吸毒一样。荒废了学业不说,还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我认为政府部门应该下大力气好好管一管了。 此外,很多家长对7日本报的报道都发表了看法,感谢本报仗义执言、反映了他们的心声,他们深受鼓舞。说起违规网吧,更多的家长则表示“无话可说”,但却声泪俱下。有的家长还准备联合起来到本报反映情况,有的还建议本报和教育部门、文化管理部门组织一次专题讨论会。 总之,家长们对违规网吧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李女士甚至想以自己的生命来唤醒违规网吧经营者的良知,请他们放过孩子…… 丁强(春城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