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学生探究资源再生(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2日08:22 北京青年报 | |||||
本报讯“北京小吃的现状怎么样?喜欢吃的青少年不到30%。”11月10日上午,在“首届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观摩课上,白家庄小学五年级学生生动的现场采访、调查录像、录音以及提出的建议,使得坐在教室后排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多名官员与专家频频点头。记者了解到,白家庄小学是北京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简称EPD)课题”的首批实验校之一,联合国多名官员对其评估后指出,中国EPD项目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样板。 小学生调查“北京小吃的今昔” 一名小学生手持话筒问一女孩:“你喜欢吃北京的小吃吗?”“我不喜欢吃北京小吃,我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随后,小学生又通过现场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北京小吃的现状做了调查。在得到青少年喜欢吃北京小吃的不到三成的结果时,孩子们为北京小吃的发展前景担忧,观摩课上提出了许多建议,比如能不能开小吃宴、口味能否多样化等。他们还准备把调查写成报告提交有关政府部门。 学生做开题报告,老师自编教材 今年即将小学毕业的申芳志从老师那里领到一本论文集,名叫《2002届六年级毕业生社会学科探究性学习开题》,里面收录了她和其他三位同学做的开题报告《水———生命的摇篮》以及相关的结题报告。从这本“开题”集里,记者看到,孩子们研究的课题相当广泛,除了熟知的环保内容,还包括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话题。孩子们通过切身的调查分析,在提出担忧的同时,还以儿童的视角提出恳切的建议。记者了解到,学校使用的关于EPD的教材大多为在校老师自编。结合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一课,老师们编写“在张家界修建观光电梯利与弊”的探究课。10日的观摩课,《北京小吃的今昔》便是一节引发学生关注社会的综合实践课。 亲近自然渗透在校园每一个角落 令联合国官员感动的,不光是课堂上表现出来的“EPD”精神。他们还对学校环境大加赞赏。记者看到,在简朴的教学楼内,环境设计充满童趣,处处让孩子感悟着环保。 教学楼走廊的两壁上,挂满了各种美丽的饰物。记者发现,饰物的材料是废旧的挂历纸、丢弃的月饼盒、剩下的毛线绳等。“孩子们在实践中体味EPD理念,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资源,资源可再生。”校长祖雪媛解释,“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必须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