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领跑四大行上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7日10:01 瞭望东方周刊 | |
《瞭望东方》记者吴立波上海报道 对于建行上海市分行某支行从事中间业务管理的小李来讲,10月份是忙碌而痛苦的──除了日常业务,还有300张的报表需要上报毕马威会计事务所的审计人员,他们进驻该支行审计近一个月之久了。 这一个月来,小李的同事老顾则在忙另一件事情──要把建行拥有的一幢20层物业的产权证办下来,老顾说:"光这个产权证就要几千万,我们支行根本出不起,最后肯定是分行出。要不是为了清产核资,为上市作准备,谁知道会拖到什么时候才会办这个产权证。" 10月初的时候,建行上海市分行重组办给六里支行、第六支行等3个支行发出通知,要求大家做好迎接毕马威对信贷资产进行审计的准备工作,并将有关资料和档案送交分行审计。 事实上,此前两个月,建行上海市分行上上下下就开始议论着重组上市,虽然这件事作为高度机密被严格限制在高层的极少数人中,但大家还是从一些欲言又止的部署和内部传达中感觉到,建行上市已见曙光。 紧锣密鼓的"内部审计" 建行陕西省分行已于9月份完成审计。渭南分行某支行的营业部韩主任告诉《瞭望东方》,在省行进行审计部署的时候,上面口头传达说,为了避免陕西再犯同样的错误,特意把山东等省的审计经验作了介绍──也就是说,总行是按地区分批对各分行进行审计的,山东的审计已经先于陕西完成。 知情者介绍说,目前进驻建行的不仅仅是毕马威,除了毕马威的审计工作之外,麦肯锡在为建行做有关上市的咨询和方案设计,中华财务会计咨询公司负责资产评估方面的事务,中地不动产评估公司在负责建行的不动产评估问题。 据建行总行有关人士称,总行已经成立"重组改制办公室",下属于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各省级分行也分别成立了"重组改制办公室",负责部署和协调重组改制及最后上市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看来,这次建行的动作是实质性的准备,而不仅仅是上市方案的准备。这是否能看作央行和证监会已经认可了建行的上市呢? 建行对有关上市的问题异常低调,这次涉及全国所有机构的审计对外被称之为内部审计,与上市无关。《瞭望东方》与建行总行办公室负责宣传的于总和佘小姐联系时,他们的答复是:总行没有授权我们发布过有关的新闻。 建行总行一位女士透露,建行上市按照目前的做法,可能采取这样的方案:首先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然后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其他大资本,把国有独资银行变为多股权的股份公司治理结构,再在条件成熟时上市。 据上海建行有关人士介绍,总行已在通过中介,与一些战略投资者秘密接触,具体情况只有总行几个领导掌握,底下都不甚了了。 建行的优势 拦在各大行上市路上的是两座大山:高企难下的不良贷款率和不断下滑的资本充足率。《巴赛尔协议》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应低于8%。按照这一要求,只有中国银行可以上市。这大概也是目前盛传中国银行率先上市的主要原因。 2003年10月27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国家打算为国有独资银行注资,让四大行长舒了一口气。但欣喜之 余大家马上发现,四大行总注资要求是8000亿元,政府不可能全部满足。 对建行而言,这倒是个好消息:既然政府不能全部满足,那么资本充足率与8%更为接近的建行,就更有可能 优先得到政府注资,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 另一座大山就是过高的不良贷款率。按照规定,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必须低于10%,但目前四大行没有一个达到。这样一来,在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之间,谁能同时符合不良贷款率的要求,那么它就可能率先取得上市资格。而在四大银行之中,建行的综合经营状况,尤其是不良贷款率指标,是最好的。 这大概就是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恩照不止一次表示建行要率先上市的底气所在──按照目前的不良贷款控制力度,如果不出意外,建行在明年年中之前把不良贷款率降到10%之下已成定局,这将使建行率先拥有上市的资格。 但建行是否能像员工盛传的那样,在2004年四季度就上市呢?从目前正在进行的清产核资到分离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再到寻找谈判并引入战略投资者,然后进入为期一年的上市辅导,最后到上市,一年之内完成以上复杂的步骤,似乎是不可能的。而在2004年四季度进入上市辅导,倒是可以争取的事情。 目前建行引以为豪的经营状况,尤其是不良贷款率指标,应归功于2000年开始的一系列改革。 2000年起,建行的经营重点明显从市场份额等粗放型增长目标,转移到内控、管理、风险控制、利润等目标上来。与这些目标相应,建行主动收缩战线,开始了一系列改革:改革费用支出体系、控制费用支出,撤销业务经营不善的落后地区机构,裁减冗员,改革严格贷款审批制度和风险控制,等等。 改革的效果和副作用同样显著:在全国房地产市场大发展的2002年,建行却提出了房地产业贷款投放零增长的目标,并且采取全国一盘棋的方式,对发达地区和内地一视同仁,导致房地产客户大量流失,当年就失去了房贷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被工商银行全面超越。 另一方面,相对冗长的贷款审批时间和繁琐的贷款审批程序,使得建行原来咄咄逼人的增长态势就此打住,建行从一个迅速扩张型的银行,转入一个以稳健为主要风格的银行。 但是,即便市场份额在不断损失,建行上市的目标,却随着经营状况的不断改善在日益接近,建行以"风险内控、人事激励、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为核心的改革方向一直没有动摇。 2003年2月20日,建行上市方案上报国家有关部门,但被国务院以"继续研究"暂时压下。然而建行已经开始的诸项重大改革却在加紧推进。到目前为止,建行在内地分行涉及裁撤等高难度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发达地区分行的人事激励机制改革也基本完成。2003年3月3日开始,建行总行的机构改革仅用两个星期就完成了转换。 上市的背后和以后 四大行力争率先上市背后的真实动机是什么?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系主任刘红忠认为:国有大银行上市首先是一个充实资本金的问题。由于普遍不能满足《巴赛尔协议》对8%资本充足率和4%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四大行上市的首要动机,是通过上市筹集资金以规避经营风险。上海财大金融学院院长戴国强认为,通过股份制方式的社会监督以改善经营状况,对国有银行是非常重要的。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部吴淑琨博士对此表示怀疑,他举已上市的浦发银行的例子说:"浦发行现在行长的任命还是要通过上海市委组织部,如果连这都不能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正常途径进行,你可能根本改变他的经营方式吗?" 吴淑琨认为,其实,在普遍不满足上市条件的情况下,谁先上市谁就可能取得中央更多的上市优惠和相对于其他银行的先发优势,这也许是四大行之间激烈争夺的真实原因。 目前的迹象表明,中央支持四大行上市的政策已经基本确定,上市的步骤也已有设计。如果四大行果真在两三年内陆续上市,对国内股市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肇越博士分析,四大行总股本超过6000亿元,如果新发行股份为20%,则大约为1400亿股。如果集中在两三年内发行,股市能否做到、是否承受得了,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声明:《瞭望东方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