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补课”之风何以经久不衰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5日11:10 解放日报

  本报11月22日刊出《八成中小学生补课,正常吗?》一文,在不少学生家长和教育界人士中引起共鸣。教育学的研究表明,每个孩子是有差异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大约有5%至10%的学生跟不上一般教学进度,另有大致相同比例的学生“吃不饱”,也就是说,真正需要“开小灶”的学生应该不超过20%。相对于这个数字,目前上海高达八成中小学生参加过补课显然不正常。

  补课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也许很难用“对”与“错”进行评价。但值得思索的是:是什么支撑着这种教育行为长期红红火火?这种行为有没有值得关注的改革之处?

  家长:升学竞争无法回避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参加补课的学生大多数不属于需要补缺补差或特长发展这两类“少数派”,而是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但成绩不够优秀的“中间”学生,他们恰恰是主流群体。这部分按说“无需”补课的学生参加补课,绝大多数是家长拍的板。一份调查显示,90%以上初、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家长想给自己的孩子“补课”并愿意为此“买单”,有的家长甚至让孩子从小学一直“补”进大学。

  引发家长为孩子进行补课的高昂“热情”来自升学竞争的压力。一位高中家长说:“其实,补课到底有用没用,我们也没底。但高考是根据分数排名来录取,别的学生都在补,你不补,心里就更没底了。”这种竞相攀比的心理诱导着不少家长“人来风”,少数学生的补课行为往往迅速“传染”给其他学生。补课之风因而愈演愈烈。

  教师:补课实属商业行为

  据保守统计,大约有三成的主课(语、数、外)教师做过家教,一些重点中学的主课老师做家教比例要达到40%-50%。一个原因是有“补课市场”存在。其实对于有偿补课行为,绝大多数教师并不赞成,他们认为补课都是补“应试教育”的内容,唯一目的是帮助“客户”提高分数,这样就带上了服务客户的味道。一位从事家教的初中教师说:有偿补课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商业行为,补课老师都感到压力不小,还要付出时间、精力和为此承担的“道德考验”,心情很复杂,“但我们又的确需要这块收入”。对补课最有“兴趣”的是一些年轻教师,其目前的收入水平和买房等压力让他们不得不走进补课市场。

  另一原因是教师的校外补课活动完全不受监督。学校即便发现教师补课影响了教学,也不能给以相应的处罚,更严细的考核及管理机制的缺失给教师有偿补课打开了“方便之门”。

  专家:教学效益尚需提高

  近几年,本市中小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然而补课现象的“常盛不衰”提醒有关部门,大幅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任务依然十分迫切。市人大代表、市二中学校长沈建华认为,补课补的是学校正常教学的不足,补课现象的存在说明学校存在教学效益不高等问题,难以跟上学生和家长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学校应该进一步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学生放在各项工作首位。

  一些教育专家还指出,尽管本市开展了两轮教改,但仍存在着中小学课程知识总量太大、难度过高等问题,学习负担十分沉重,客观上也让更多的学生产生补课的需要。所以,从根本上讲,素质教育还应探索下去。本报记者金柯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新浪青少频道(Y-ZONE)全新上线
  燃情互动,情爱添姿彩,在这个冬天找到属于你的爱!
  新东方庆成立十周年 新概念、口语、商务英语及各种课程大优惠!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快来提升躯体魅力
更恩爱的超级法宝
非常笑话
嗒!只要点下这里
马上进入爆笑天地
图片
铃声
·[朴 树] 白桦林
·[和 弦] 她的背影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商家急寻合资合作!
发传真,你已经落伍了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秋意浓浓美妙重重!(京)
心的冬季旅游(豫)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谁说糖尿病无法治愈!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酒楼小姐抱怨旗袍开叉太高:腿毛都露出来了!老板咬牙…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