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贴广告想当“二奶”的女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8日10:37 千华网-千山晚报 | |
吴晓晓和记者的第二次“约会”。 吴晓晓直言:“我想活得现实一些。” 11月19日,本报12版报道的一则《“美女”张广告,直言当“二奶”》的消息,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读者都想知道,一个“相貌如花,有美发手艺,有固定资产”的女人 千呼万唤始出来 按照“征婚广告”上留下的号码,记者多次拨打了“征婚者”的电话,可每次接电话的女子都对打广告的事含糊其辞,不是说打错了,就是说机主出差了,“征婚者”却始终不肯露出“庐山真面目”,而且接电话的显然不是一个人,其中一个嗓音嘶哑的女人接得特别多。直到21日,记者才得到了电话那面的“真诚回话”,对方表示愿意当晚见面“相亲”。 当晚6时35分左右,记者来到约定地点,果然见到迎面走来4名女子。四女子中有三个打扮入时,头发染成黄色,另一个女人则穿着比较朴素。 见面后,其中一女子玩笑般地打起了哑谜:“猜一猜,四个之中哪个是?”随后,三女子指着那个衣着朴素的女人介绍:就是她。 二次“约会”费周折 可能是因为第一次见面,该女子对记者的态度比较谨慎,她没有介绍自己的姓名,只是承认广告上介绍的人确实是自己,关于广告上登的内容和自身的条件都是真实的。她说自己原本是想拿这件事开个玩笑,没想到引出这么多的电话。“接到了很多男人的电话,但是我都没有接触,看到你的号码多次打进来,感觉你的心挺诚的,所以才出来和你见面。” 从“相亲”的过程看,女子似乎对记者印象还不错,于是又约定再次电话联系。 然而22日,记者按约定时间再次来到“老地方”,却没有见到那名女子,拨打对方电话,则一直无人接听,后来干脆就是“不在服务区”。 直到24日,记者才与该女子见了第二次面。也许是被记者的“诚意”打动,“征婚广告”的主人公———吴晓晓(化名)决定向记者袒露心扉,来个“实话实说”。 一个梦引出的广告 和吴晓晓第二次见面,记者选定在一个宽敞明亮的饭店里。细看吴晓晓,她皮肤白皙,身材丰腴,言谈举止也很得当。这个看起来很淳朴、坦诚并不“花哨”的女人,怎么会做出如此惊世骇俗的举动,想要主动给别人当“二奶”呢?那则“征婚广告”又是怎样出炉的呢? 吴晓晓坦诚地介绍,自己贷了很多款,开了一家美发美容店,顾客中时髦的女性比较多。有一天,经常来店里做美容的一个女子称自己找到了一个大款,现在已经被该人“包起来了”,每月可得到3000元钱。她的“际遇”成了当天店里的姐妹们热烈讨论的话题。羡慕的、嫉妒的、嗤之以鼻的,各种态度都有。吴晓晓当时把这事儿当作普通的谈资一笑了之。可在当天晚上,吴晓晓做了一个梦,梦中仿佛有人撺掇她写一张征婚广告,大意是希望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把自己“包”起来,用这种方式或许可以真正找到一个意中人。 次日上班,吴晓晓把梦里的情形很随意地告诉给了店里的姐妹们。平时大家都特别关心她这个30岁的大龄女青年,听吴晓晓提起这事儿,大家马上“起哄”般地开始找笔找纸,将吴晓晓的条件及对未来朦胧的想法,一一写在纸上,并留下了其中一个姐妹的手机号码。 经过大家再三研究,广告措词如下:“本人性别女,年龄30,相貌如花,贤妻良母行(型),有美发手艺,有固定资产,愿寻找一个事业有成的男士包起来,愿为这个男士生个一男半女,条件面议,其中年龄不是问题。联系人,张小姐,电话,28*****”。经过大家检查一致同意后,众姐妹将此广告手写了10份,张贴到了铁东对炉地区的住宅楼之间。 广告引来“登徒子” 对于众姐妹对自己的热情关心,晓晓采取了一种听之任之的默认态度。她始终认为这是一个游戏,并没有太认真地对待。 没想到,贴出的“征婚广告”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应征者的电话应接不暇,每天都有几十个。吴晓晓坦率地承认,开始时自己是当成了一个玩笑,但随着来电话次数的增多,心里或多或少地也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莫非真的能够…… 虽然采取了这种使人看起来很滑稽的方式,吴晓晓依然考虑得很周全,也很冷静理智,所有的来电一律由她的姐妹们应对。在所有的来电男子中,打听得最多的就是征婚人的长相、从事的职业,也有的询问一些个人资产、征婚目的等事宜。但大多数的电话都被吴晓晓的姐妹给打发了,吴晓晓自己只接了四五个男人的电话。 在和吴晓晓的谈话中,她始终都给人一种诚实的感觉。她强调自己一直把这件事当成玩笑,但如果真的能以这种方式结识一个真正的朋友,自己也不会拒绝的。 提起交朋友,自称没有婚史的吴晓晓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标准。她说女孩子一般爱生气、爱发脾气、爱使小性儿,这种时候需要男人能容忍、能谅解、能体贴,当女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男人要劝导、呵护,当女孩子要干事业的时候,男人要扶持、支持。吴晓晓认为,这种看起来比较简单的要求,其实真能做到的男人很少很少。 在涉及到男人婚外恋的话题时,吴晓晓很隐讳地给记者出了一道“脑筋急转弯”,内容是:一个有家室、有事业的男人,他在外边应该有一个情人?两个情人?还是没有情人?她告诉记者,三个答案后面都各有一句评语。 最后,吴晓晓公布的答案是这样的。选择有一个情人的,说明这种男人是个人物;有两个情人是堕落;没有情人则是窝囊废。 “如果和你交朋友的男人有家室,你还能和他交往吗?”面对记者直接的提问,吴晓晓淡淡地说:“我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在当前这种情况下,我想活得现实一些,我只是强调和我交朋友的男人能够做到前面我提到的要求和广告上的条件,他只要对我好,我不会在乎其它的问题。即使他真的有家室,我也不会影响他的家庭、他的亲戚朋友……” “二奶风波”应深思 在与吴晓晓的两次接触中,她给人的印象始终不错,诚实、俭朴、不张扬。按照她自己本身的条件,很正规地寻找一个生活伴侣也是不难的。她却选择了要给别人当“二奶”。按照她的说法是想“活得现实一些”,但是想当“二奶”,又如何可能像她自己想的那样“不影响他的家庭”,这样做势必要破坏别人的家庭,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法律界人士认为,如果吴晓晓只是想通过这个方式找一个生活伴侣或朋友,是无可厚非的。但她公然表示“即使是有家室的男人,如果对自己好,也会与他生活”,如果真的按照她所想象的发展,她会涉嫌重婚罪。 而吴晓晓的这则惊世骇俗的“二奶宣言”,也在鞍山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多数读者都认为,处在一个男女平等的时代,如果一个女人不争取自强自立,而是把自己放在依附于男人生活的位置上,这不仅会失去自己的人格,破坏别人的家庭,遭到道德的谴责,而且自己也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幸福。还有一些读者认为,“二奶”广告居然堂而皇之地贴上街头,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由于受到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部分人的道德标准出现了问题,这尤其应该引起关注与深思。本报特别报道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