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短信”助长“信骚扰”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8日15:19 中国宁波网 | |
收到短信却不知是谁发的 手机短信可以“隐姓埋名”了 记者吴明京 宁波晚报讯短信“隐姓埋名”带来了什么?本报昨天的报道引起了众多手机用户的关注。不少市民打来电话进行讨论,有赞成者,也有反对者。讨论焦点集中在:“隐身短信” 家住潜龙社区的张先生经营着一家营业部,派送自己名片是常有之事。他表示不能理解短信为何要“隐身”。他说:短信不隐姓埋名,既是对对方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假使有人真要道歉、求爱,也要向对方表明自己是谁吧?现在“信骚扰”这么多,如果有人用“隐身”短信发送“牛皮癣”广告,我们该怎么办? 而在我市一所高校读书的刘同学则不这么看。他说:“信骚扰”是出于一种意识,它与隐不隐身没有必然联系。不是说有了“隐身短信”“信骚扰”就多了,而没有“隐身短信”“信骚扰”就少。 移动运营商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的确有这项业务,但目前使用该业务的人应该不会多,主要是一些特殊用户,比如单位办公室人员给全单位职工发送群体短信通知。而且他表示,“隐身短信”的使用说明里明确指出:使用该业务需征得对方同意。 浙江立业律师事务所的杨明建律师告诉记者,“隐姓埋名”带来的后果具体要看当时的短信内容,如果短信内容是诚意的道歉、求爱等,不妨把它看作是一个未尝不可的方式之一,但如果违反接受者意愿不停发送,则侵害了对方的休息权,如果“信骚扰”内容里面还有侮辱性诽谤性内容的话,则侵犯了对方的名誉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