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再过二十年 我们来相会(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3日09:56 千华网-千山晚报
  时代物语:

  经过10年的阵痛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生,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迈进了一个崭新的、变革的时代。在1983———1986年的这一段时间里,“改革开放”从一个有些陌生的名词变成了诸多感性的认知,渗透进了每个人的生活———“老三件”逐渐普及,以电视机为代表的“四大件”成了新的富裕标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广,使中国的首批“万元户”出现在了农村,城市里则重新活跃起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喇叭裤风靡一时,黑灰蓝制服给色彩鲜艳的“柔姿纱”衬衫让路,人们对外观美的追求迅速复苏。

  电视机带来了更多的新鲜事物,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上穿短裙的苏格兰男运动员让人们大开了眼界,老女排、许海峰、李宁成为了和平年代里中国百姓崇敬的英雄;《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等香港武侠电视剧给了人们从未有过的视觉震撼,随之而来,大多数人听不懂的粤语歌开始被传唱……一切都欣欣向荣,人们共同期望着整个国家的富足与繁荣。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在上世纪80年代,这是一首人人耳熟能详的歌曲,不论是在厂矿的高音喇叭里,还是田间的村民广播中,处处都能听到这段欢快的旋律。与大家一样,当年在鞍山市第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八三·1班就读的52名同学,也非常喜欢这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有时是在上学的路上,有时是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他们常会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

  二十年过去了,街头的流行歌曲变成嘶喊和嗟伤,而当年欢快地唱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青年学生,也成了沉稳的中年人。老歌勾起了对往昔的怀念,同窗们期待着重聚……

  “同学们好”“教师好”
2003年11月1日一大早,40多名当年八三·1班的同学们就陆陆续续来到了二高职门前,等待着聚会的第一项程序———进教室。教室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木格窗变成了塑钢窗,旧课桌被油亮的新课桌代替,可这个时候大家的记性却变得出奇的好,很快就找到了当年自己的位置。已经62岁的班主任张维菊老师,和当年一样,腰背挺拔、步履轻快地走上了讲台,“起立!”班长彭刚带头站起,已过而立之年的同学们马上齐刷刷立得笔直。张老师环视了一下教室,朗声道:“同学们好!”

  “老———师———好!”一瞬间,师生们的眼眶,都湿了。

  聚会的主要发起人和联络人于汇洪告诉记者,聚会的提议是班主任张维菊提起的,有张老师的一句话,八三·1班的同学们立即“闻风而动”,热心地张罗起来,他还和五六位同学一起组成了“会务组”,有空就凑在一起商量聚会的各种细节,大家你争我抢地出钱出力,为的就是让老师高兴。说到这,于汇洪有些激动,“因为我们感激张老师啊。遇到张老师,是我们八三·1班所有同学一生的幸运,她是当年鞍山第一位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的人,可我们知道在荣誉背后,她独自担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不幸。老师从没有因为这些放松过对我们的教育,她像一位严厉的母亲,紧盯着我们成长的脚步,连眼睛都不肯眨一下,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不让我们肃然起敬。”
  另一位聚会的组织者郑强接过话题:“是啊,听说张老师想念我们了,同学们都推掉了各自的应酬,改变了工作计划,没有一个说不来的。一位同学在私营企业工作,他原本担心老板不会准假,没想到老板一听说他是要参加同学聚会,立即干脆地说‘去吧,一定跟同学们多唠唠,老同学们见面可不容易啊。’”

  毕竟二十年过去了,一些同学失去了联系,于汇洪和郑强干脆凭记忆大致确定同学原来的住址范围,然后直奔派出所请民警同志帮忙,硬是把“失散”了近二十年的老同学从人海里给“挖”了出来。

  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在千山附近一座宾馆的会议室里,八三·1班的同学们又唱起了这首当年的老歌……“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这奇迹要靠谁?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熟悉的旋律响起,触景生情,已经逝去的岁月重又鲜活起来。

  团结就是力量

  “八三·1班是个团结的集体。”接过学生献上的花篮,张维菊老师开始了她酝酿已久的发言,“这个集体令我自豪。”
  当年的学生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积极向上,也非常朴实,是一群非常听话的好孩子,八三·1班也是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班级,学校的很多活动,都是派他们打头阵。那时的二高职有自己的校办工厂,八三·1班经常义务帮助工厂的师傅劳动,有一次帮工厂卸运木材,一抱来粗的原木被八三·1班的小伙子们抬起就走,活儿干得又快又稳当,师傅们直夸“这帮小伙子,干活儿像群小老虎”。不仅是劳动,办墙报、大合唱、运动会……八三·1班从不落在别人后面,就连课间操上的队列,八三·1班都是全校最整齐的。张老师说,“这就是团结的力量,我教会同学们热爱集体,鼓励他们努力去争取最好的成绩,我想,这是除了课堂知识外,我送给学生们最有价值的东西。”

  难忘的火锅大餐

  张老师用来增强集体凝聚力的绝招就是搞班级活动,因为这样能使班级更像一个家庭,而让同学们最难忘的就是1984年新年的那次火锅大餐。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火锅还是比较少见的东西。黄铜的火锅、炭火从烟筒里冲出来、薄薄的羊肉片入水即熟、炭火和肉香混合着钻入鼻孔……对同学们来说,这可是一顿难得的盛宴。为了筹备聚餐,凡是家里有火锅的同学都把火锅兴冲冲地抱到学校,6个高矮不一的铜火锅热气腾腾地摆在教室里,大伙儿你拿二两肉、我拿两团酸菜、他带一小撮海米,把一顿“百家火锅”吃得有声有色,热闹非凡。提起那次大餐,于汇洪和郑强现在还边讲边兴奋得双眼放光,“香啊!”

  一个值得感谢的年代

  上世纪80年代的学校教育推崇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健康的兴趣爱好受到鼓励,很多学生都发展了自己的特长。能写能画的郑强就是二高职校报《长城报》的主编,会摆弄照相机的于汇洪则是当仁不让的首席摄影记者,两人一拍一写,还真把那份油印的《长城报》弄得挺红火。1986年,第三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在鞍山召开,两个最佳拍档一起被召入了由20人组成的鞍山学生记者团,当上一回真正的体育记者。

  于汇洪回忆说,与“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相比,上世纪80年代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个幸运的时代,教育被重新重视起来,年轻人可以安安稳稳地坐在教室里读书,个性的发展也得到鼓励,“我们真应该感谢那个年代。”

  聚会的餐桌上,八三·1班的同学们,知心话儿怎么说也说不完,哪怕是再小的一件事儿,也能让一大帮三十五六岁的人一起纵声大笑,尔后又一起笑中带泪。从前班上最淘气的男生,如今都像小绵羊一样,乖巧地围在老师身边,“老师,当初我不懂事,总惹您生气,现在我终于体会到您当年为我们付出的心血……来,这杯我敬您!”

  虽然当年的“淘气包”们都排着队来给张老师“道歉”,但张老师还是很为自己的学生骄傲。坐在学生们中间,张维菊老师充满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八三·1班的同学各个都是好样儿的,他们不但技术知识过硬,而且勤快肯干、能吃苦,有的同学工作第一年就被评为单位里的“先进工作者”,有的同学虽然只是普通工人,却在一年中接到群众13封表扬信,他们干得起劲儿也干得踏实,这为他们将来的事业成功奠定了基础。

  已经是位成功商人的郑强颇有感慨:“我们这一代人,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六十年代生人’,是一直站在时代潮头上的一代人。我们在和平安定的社会条件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我们最富创造性、最具挑战力的时候,改革开放给了我们白手起家的创业机遇;我们渐渐成熟,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也在渐渐成熟。现在,我们八三·1班的同学们都在各自的事业中取得了自己的成绩,可以说,我们没有愧对于‘八十年代新一辈’这个光荣的称谓。”

  酣畅淋漓的叙谈中,同学们中间,不知是谁又哼起了那段熟悉的曲调“啊,亲爱的朋友们,愿我们自豪地举起杯,挺胸膛,笑扬眉,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本版图片由张维菊提供(记者刘琰)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新浪青少频道(Y-ZONE)全新上线
  燃情互动,情爱添姿彩,在这个冬天找到属于你的爱!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情不自禁极限快感
帮你成为性爱高手
非常笑话
长日漫漫烦了还累
怎么办?看笑话!
图片
铃声
·[陈奕迅] 十年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中小企业技术交流会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低成本实现网上创业!
堵车? 它不堵!!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古城西安群英“惠”
出国留学大优惠(鄂)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揭开糖尿病难治愈之迷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什么泳裤好?颜色款式没关系,它一定不能比你游得慢!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