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检查下级赔吃饭 吃喝白条拖垮餐馆老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9日15:38 新华网 | |
上级部门下乡检查、验收,在当地领导的陪同下吃顿饭,人们对此习以为常。但问题在于,主人在尽地主之谊时,并没有真正掏腰包,却经常以公家的名义在餐馆的账单上签名挂账,俗称“打白条”。 就是这种“白条”,使得相当一部分饭馆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倒闭。而“白条”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现象令人深思。11月8日—23日,记者赴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 “白条”拖垮 有家难回 在民和县说起被“白条”拖垮的饭馆,行内人士都会提到“北斗阁”(化名)。然而,寻找“北斗阁”的老板却异常艰难。据知情者透露,“北斗阁”被拖垮后,老板为躲债,早已离开本县,只有在他回县里讨债时才有可能遇上他。为了寻找该饭店老板,记者两下民和县,在当地人的热心帮助下,老板华子(化名)终于与记者见面,只见华子衣着单薄、头发凌乱、神情疲惫不堪。自从2002年7月“北斗阁”被拖垮后,华子就开始了四处躲债的生活,一年多了,他从不敢在县城的大街行走,尽管家中有母亲、妻儿,但他连家门的边也不敢沾,怕遇上债主讨债。华子在拿出账单时,顾虑重重,他担心“白条”被曝光后,不但得罪了“打白条”者拿不回欠款,还会累及在此地居住的家人。在厚厚的账单中,仅川口镇政府就有15770元的“白条”;县司法局、国税局、地税局、公安局、工商局等单位的“白条”合计达11850元。而令人吃惊的是米拉湾行政村的“白条”。据记载,仅2001年7月—2002年7月,该村的村委主任、书记就以招待上级为名,签下13783元的“白条”。说起追讨欠款华子满腹心酸,他时常早上5点就来到经办人的家里,敲门没人开,就坐在门口等。好不容易找到单位负责人,回答又都是“现在没钱,将来有钱了再还。”在民和县记者了解到,该县被“白条”拖垮的绝不止“北斗阁”一家,有些被“白条”拖垮的餐馆老板,甚至走上了法律诉讼的道路,但执行结果很难令人满意。 与华子境遇相同的还有循化县的林子(化名)。1997年林子在积石大街开了一家“林子饭馆”(化名),到今年7月饭馆关闭,除了揣在怀里的近60000元公家打的“白条”,剩下的就是十二三万元的债了。为了向“打白条”的单位讨个说法,2002年,林子将清水乡政府告上法庭,然而在乡政府和前任领导还了2711元后,乡政府仍欠3366元,为了讨要剩余欠款,林子到清水乡政府去了不下百趟,每次给他的回答都是近期解决,要急了乡政府有关人员干脆说,要钱没有,桌椅板凳随他拉。林子对记者说,每次去清水乡政府,他们都说没钱,可他们年年公费旅游倒有的是钱。而有些“白条”,林子至今都不知道找谁去讨,比如1999年,省水利厅水科所的几个人在“林子饭馆”吃过饭后,在账单上注明114元的饭费由该县项目办主任来结,然而项目办并不认这笔账,他们对林子说,如果是公事,会由他们的人带来吃。 多年积账 由谁来结 餐馆老板将那些因单位领导更换、去世,而结不了的“白条”称为“死账”。这种账不但华子、林子手里有,很多餐馆老板的手里也有。午明(化名)曾于1996年—2002年在民和县史纳村开了一家“大众饭馆”(化名),期间,村委主任、书记打的“白条”就有9018元,然而他们已不在位,向谁讨要这笔欠款,午明也不知道。麻军(化名)1996年—2002年,在民和县官亭镇开了一家“山川饭馆”(化名),到2002年9月底,官亭中心卫生院打的“白条”已有16326元。现该院更名为民和县第二人民医院官亭分院,并由上级部门重新任命了院长,麻军还能要回这笔欠账吗? 11月22日记者随麻军来到该院,记者了解到,到今年9月,原官亭卫生院已累计欠账近40万元,仅饭钱就欠3万多元,职工已4个月没发工资,新任院长近三个月来平均每天接待两个要账的,有些愤怒的讨债者甚至将医院的大门都拆掉了。对此院长王化青说,”现在医院里躺着那么多病人,可连日常药品都是他们东挪西借筹措的,整个医院连个像样的B超都没有。”将来医院有钱了,有限的资金首先要用到医院的发展上,并尽可能还掉以前医院拖欠的药品和医疗器械费。同时,王院长认为,医院与个体餐馆之间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几年来卫生院领导都不付老板的饭钱,老板还一直供他们“吃喝”,老板自己是不是也应负一定的责任?况且这么大的数额,难道都是用来招待上级领导的?而麻军则认为虽然前任院长赵文忠不再主持日常工作,但这笔费用确实是他用来招待上级医疗部门有关人员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公家欠的,无论领导怎么更换,理应由现任院长来还。 在采访中,记者感到麻军的观点在餐馆老板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也是有些老板手握“白条”并不急于追账的原因之一,无论领导怎样换,只要单位在,他们就有要钱的地方。 “唇齿相依” 利益均沾 记者每在一地采访,问起“白条”最多的饭馆,当地人直言,最大的饭馆“白条”最多。然而几乎每一个大餐馆的老板,都对“白条”讳莫如深。在经过一番交谈后,部分老板坦言,州县不像大城市,这里流动人口少、收入低,公款消费对他们来说可谓“衣食父母”,即便如此,老板们也对那些手里存了四五年的“白条”颇多怨言,并不甘心就这样被拖欠,讨债小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有些饭馆由老板娘亲自出马讨债。海北州的一位老板直言,饭馆能维持到今天,与其妻的讨债能力较强不无关系。 同时记者也了解到,大饭馆的老板与当地政府部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他们的话说,没有大单位支撑着,餐馆绝对维持不到今天,虽然有些单位多年不兑现欠款,但曝光一家,其它几家也不来了,岂不断了自己的财路;再者,定点单位经办人私下与老板多少都有些交易,譬如,在账单上多填点,个人从饭馆拿走只羊或烟酒,甚至与老板订个分成协议,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通过深入采访,记者明白,能够曝光的“白条”数额,与实际存在的“白条”数额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而更令人忧虑的是有些基层政府部门已将这种拖欠延伸到加油站、宾馆等行当,此风已严重影响到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形象。(作者/何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