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监狱首次举行博士生答辩 铁窗内诞生一博士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9日17:28 北京晚报 | |
本报讯 (记者 王远 通讯员 许秀昌) 今天一早,来自武汉大学的萧汉明等5位哲学系教授一下火车,就直接被接到了北京市监狱。他们此行是专程来参加一个大墙内的罪犯,也是博士生的答辩会的。眉目慈祥的萧教授感慨地说:“我教了几十年书,在监狱里举行博士生答辩会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上午9时30分答辩会准时开始。今天的答辩人是已经46岁的杨名,他曾担任某部委副司 今天的答辩委员会成员中有6位都是博士生导师,除了武汉来的几位教授外,还有来自北师大的两位学术权威。武汉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的艾路明老师介绍说,今天所请的专家都是国内哲学界的学术权威,委员会没有因为答辩人是个罪犯,而降低要求或是有所轻视。萧汉明教授手抚着杨名的论文轻声说:“尽管他成了罪犯,但作为一个人他没有自暴自弃,所以我尊重他。人都是会转变的,能在监狱里静下心来读书的人不多,既然不会在监狱里待一辈子,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一次自新的机会呢?”上午11时50分,答辩委员会经过简短的磋商后,同意杨名的论文答辩获得通过。 有30余名罪犯旁听了今天的博士论文答辩会,尽管论文中深奥的哲学观点他们很难完全领会,但如此神圣的场面却使他们不由得肃然起敬。监狱管理层正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励他们求学上进的精神。据介绍,北京市监狱局坚持鼓励罪犯参加文化知识的学习,并在全局设有8个高自考和2个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的特殊考场,目前已累计有72名罪犯获得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毕业证书,今年监狱内高自考的及格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高。在答辩会现场的门外监狱长轻声说:“参加高自考的罪犯违纪率明显比其他罪犯低,我们不是在为罪犯搞特殊化,而是希望他们走出监狱时,不仅不再是危害社会的人,而且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