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玉观音》红遍了大江南北之后,由香港著名女导演许鞍华执导、改编自海岩同名小说的电影《玉观音》将于2004年1月1日在全国同步上映。与电视剧一样,电影版的《玉观音》走的也是明星加偶像的路子。前者有偶像级新星孙俪、佟大为和何润东,后者则是著名的女星赵薇和香港歌星谢霆锋。毫无疑问,前者已经以很高的收视率赢得了市场和观众,而后者究竟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尚不知晓。而对于原著的作者海岩来说,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两者都是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海岩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表示,电影版的 《玉观音》和电视剧相比,感觉上很不一样。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和二十几个小时的电视剧,两者的动人之处肯定是不一样的。电影有剧情浓缩的冲击力,电视的情感铺垫比较充分。“我觉得电影的优势是比较容易让人沉浸在它营造的氛围中,而且《玉观音》的剧情是比较激烈的,人物的处境是一个惨烈到极致的状况,在短时间内给观众造成的冲击和震撼都更为剧烈一些。电影基本上保留了原来的线索,但在短短一个多小时里要说那么多的故事是困难的。电影剧情和节奏的处理十分紧凑,几个主要人物的展开也比较完整,总体来说不错。”海岩的每一部小说,几乎都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并无一例外地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作为改编电视剧的高手,海岩每次都是亲自上阵出任自己作品的编剧。而电影《玉观音》却是海岩小说中第一个走上银幕的。对于电影,海岩是新手,他坦陈自己没有把握做好电影编剧,所以他主动将“孩子”交给了别人。尽管如此,改编海岩的作品还是让许多编剧高手望而却步。于是,编剧的重担终于落在了香港著名编剧岸西身上。这位女编剧曾经出任香港电影《甜蜜蜜》、《男人四十》等作品的编剧,获得过两届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最佳编剧奖。海岩的作品浪漫而残酷,岸西的作品纤弱而细腻。一男一女,都拥有40多年的人生体验,独特的组合构成了该片的一个亮点。有评价称,岸西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电影化的结构。对于电影版的《玉观音》,海岩基本给予了肯定:不说表演,仅从导演和编剧的处理上说,我觉得几个人物当中,毛杰这个人物更有魅力一点。我自己感觉小说中有点没有说清,可能是没太把这个人物的动人之处说得更明白,但电影里这个人物处理得很好,他对剧情的引导作用安排得很好,人物的魅力也发挥得很不错。从法律的角度讲,毛杰是一个罪犯,但他对安心的爱情却很执著,他的真情依然可以打动很多观众。在女性角色的处理上,导演和编剧的处理也比较有自己的特色。而对于电影中的一些情节处理,《玉观音》有些地方给人的感觉是比较震撼的,比如像毛杰和安心的恋爱过程,一开始泼水节上的相遇,最后求安心不要带人去他家抓人;老潘看到车里的孩子,盖上车盖;还有安心与毛杰最后生死相逢的场面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海岩在小说中创作了一批深受读者喜爱的女性形象。海岸坦承,《玉观音》中的安心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如果生活中遇到这样的女孩子,我一定要追求她。”海岩说,“所谓喜欢,不是说创作得最成功,只是喜欢安心身上具有的某些性格。安心身上闪耀着一种母性的光辉,她的宽容、温柔、包容性是其最可爱的地方。从另一层意义上讲,安心其实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一种在现实中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易达到的境界。《玉观音》中的主人公之所以叫安心,就是希望她在面对幸福、快乐、苦难和悲伤的时候,都能够从容应对。”⑥2(九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