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单亲妈妈的困惑②:一听“美容院”掉头就走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7日14:31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想方设法招单亲下岗女工近一年,竟无人问津,杨伟助人的心有些无奈 铺面装修一新,设施全部到位,员工培训计划已经出台……杨伟万万没有想到,美容院竟会在这时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招不到工人。“招聘信息发出快一年,结果没有一个人来咨询。” 杨伟说,以前美容院招聘员工,一般通过熟人介绍或粘贴海报,但招来的一般都是外地女工。而杨伟希望能帮助更多单亲下岗女工,“今年1月我就在海珠区劳动局登记了招工信息,后来又陆陆续续去过几次,还特别注明优先招收单亲下岗女工,可还是一个人都没招到。” 今年夏天,杨伟参加由团市委组织的招聘会。与其它招聘摊位门庭若市的情形相比,很多人只是在杨伟的摊位前瞅瞅就走开了。杨伟主动和求职者攀谈:“我们提供培训,包工作餐,也有轮休……”但往往话没说完,对方就走开了。 也有一位青年女工对美容师工作表示了极大兴趣,在招聘会上与杨伟谈得非常投契,她对杨伟说:“我回家问问家人意见,同意了,就马上到你的美容院上班。”第二天,杨伟左等右盼没有接到答复,就拨通了她的电话———“杨姐,对不起,我老公不让我做美容……” “用人条件并不苛刻,只要肯学上进、不怕苦不怕累就行,我还承诺签订劳动合同、提供技术培训、购买养老保险等。”杨伟说,“‘40岁以下的单亲下岗女工优先’,还是没人来。” “关键是人们长期以来对美容美发误解,以为做美容院就是‘不正经’。”杨伟愁容满面,“现在在美容院工作的女工根本不敢说自己是做美容的,都说是当工人或售货员。” 一次,杨伟叫一位外省籍员工把家乡的姐妹介绍来广州打工,她向她们传授美容手艺。谁知,对方一脸惊讶地回答:“老板娘,别开玩笑了。我根本就不敢和家人说我在广州是做美容师的,哪里还敢介绍人来干呢?” 在采访过程中,两位正在做推拿的男士看见记者走进来拍照,连忙回避。尽管记者再三强调只会拍到轮廓,但他们始终不愿配合。一位美容师忙解释:“他们不是怕上镜,只是怕被老婆发现回家要挨骂。” 杨伟说,她提供推拿和按摩培训,但应征员工须先交纳一定的培训费。“避免一些人学会了手艺就跑到别处另谋高就,把美容院作为跳板。” “也许不少人一看到‘培训’,就以为我是在骗钱。这也可能是招不到工的原因之一。”但杨伟表示,如果对方愿和美容院签订为期两年的合同,美容院可返还全部培训费用。 “而且,要提供高素质的服务,必须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手艺过硬,客源有保证,根本不愁赚不回那几百块培训费。” 杨伟说,她的堂姐也是一名单亲下岗女工,在美容院工作近三年了。手艺高、口碑好,找她做美容的客人络绎不绝,每月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杨伟说,“我也是一名下岗女工,知道再就业难就难在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就学嘛,一定能谋出生路的。美容是正当行业,不过被部分人带坏了名声。” 杨伟表示,她深知单亲下岗女工的生活之苦,愿提供就业机会,帮助她们渡过难关。但直到现在,还是没有单亲下岗女工前来应聘…… 本报记者 闫修彦 实习生 陈捷(紫/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