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在校大学生道德价值准则徘徊在传统与“摩登”之间(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7日11:23 燕赵晚报 | |||
这份《河北省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生剧烈碰撞,使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他们讲求奉献社会与关注自我利益并重,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与统一,既愿意为社会和集体利益贡献力量,也要求社会和集体尊重、保护、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为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创造条件。可以说,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表现为现代与传统、成熟与幼稚、主流与支流的矛盾统一。 对不良习惯态度变“温和” 调查发现,对于大学校园里存在的铺张浪费、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和说话带脏字等不文明言行,绝大多数有较鲜明的判断能力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但与以往相比,不少学生对不良生活习惯具有较大的宽容度,他们更愿意追求一种在不侵犯别人利益基础上的个人生活方式的最大自由化。 对于铺张浪费、奢侈消费现象的态度(数字说明:占调查学生人数的百分比,下同) 是缺乏道德修养的表现49.53%是一种不好的习惯48.98%自己花钱买,有处理的权利6.33%反映了新时代大学生潇洒的风度1.25%对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的态度是一种不好的生活习惯63.67%不懂得尊重他人劳动42.58%行为缺德23.13%对说话带脏字的态度缺乏修养的表现66.72%一种无伤大雅的不文明行为21.41%道德品质不好18.05% 追求与学校、老师地位平等 根据调查发现,大学生和学校以及老师的关系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当代大学生传统的“感戴师恩”、“师者如父母”的道德情感有所减退,而主体意识大大提高。他们更注重以法律主体的身份、消费者身份,面对学校和老师。主张老师、学生应人格平等、地位平等,而把伦理道德关系降到次要地位。 对尊师的看法是否尊重应取决于老师的学识和人品50%应相互尊重,他不尊重我,我就不会尊重他34.3% 如何认识自己与学校的关系对学校抱有感激之情50%以上愿将来回报学校不足33%和学校是消费者与服务者的关系33%以上人生驿站中的一个,不必给予更多的关注33%学校扼杀了自己的青春5.16% 追求价值凸现自我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具有建立在理性和现实性基础上的集体主义意识,但更加强调个人主体价值,主张奉献了就应该索取。那种脱离个人需要的、抽象的纯粹道德说教对当代大学生没有什么说服力。 对于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应该同时实现62.19%个人价值高于一切12.11% 对于无私奉献精神无私奉献精神非常崇高,是我的道德追求47.11%赞赏无私奉献精神,但我不会这么做30.63%人生价值在于为真理、正义而奉献25.08%根本不存在无私奉献精神9.61% 调查还发现,近10%的人对社会道德建设没有信心,已对高尚道德情操的坚定信念产生了动摇。 对道德建设失去信心的主要原因部分领导干部的腐败53.52%一些人的自私自利49.14%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残酷现实32.66%教育的不真实31.33%曾经被欺骗过15.86% 家长的言传身教3.13% 期待诚信、公平却又有所背离 目前“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是与大学生关系最紧密、影响力最大的道德要求。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诚实守信”是人际交往中应该坚持的一个重要道德原则,并希望能够尽快建立起公平竞争的道德规范体系和社会秩序,但另一方面,部分同学在“诚实守信”与“公平竞争”道德问题上,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脱节和背离。有部分同学对考试作弊、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行为持宽容态度。 对考试作弊、剽窃他人科研成果、办假证等的评价应该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平等竞争57.66%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行为应该严厉抨击56.72%对考试作弊现象很气愤44.45%对考试作弊很鄙视25.39%自己也可能会这样做20%以上 婚恋观和情爱形式多元化 恋爱是大学阶段比较现实而又普遍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在爱情婚恋观上,越来越采取了比较开放、自我的态度,呈现出婚恋观的多元化和情爱关系形式的多样化。大学生一方面追求纯洁爱情,另一方面又缺乏承担婚恋责任的思想准备,因此对爱情的暂时享乐性、随意性增强,对婚前性行为(甚至婚外情)持较大的宽容态度,更有个别同学视之为一种时尚。 对社会上“婚外情”的看法不表示反对50%以上可以理解21.25%别人无权干涉19.45%对女大学生“傍大款”的评价是个人问题,别人不必要关注38.13%不好作评价13.52% 对于爱情是否要专一的看法不求天长地久,但愿曾经拥有29.06%“但愿曾经拥有”的爱情观不必谴责50%以上“但愿曾经拥有”是不负责任、滥情的借口28.83% 挑战“螺丝钉精神” 在就业问题上,“安贫乐道”的工作态度受到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挑战。在选择未来职业的问题上,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理想的实现和利益并重。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从一而终”,长期以来作为社会赞赏的职业操守,被广为提倡,曾经被称为“螺丝钉精神”。但通过调查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与此相反,求职讲究“义利并重”。择业观念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功利性倾向。 对于“螺丝钉精神”的评价“螺丝钉精神”是“无奈的选择”和“懦弱无能的表现”近50%“要找一份好工作过舒服日子”23.91%“螺丝钉精神”是“高尚的职业操守”14.06%对于“跳槽”行为的观点应该提倡50%以上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44.84%是市场经济必然趋势24.45%是缺乏责任感2.81%如何看待留学生不回国不能提供工作和生活的物质保障,可不回国53.43%缺乏民族责任感35.55%(本文所引数据及分析观点出自《河北省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调查报告》,感谢课题研究组谷峰田莹君赵林涛任国升马玉娟同志提供的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