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乞丐“堂而皇之”在乞讨(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5日08:03 海峡网-厦门日报 | |||||
管理部门:应建立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救助管理体系 乞丐总量并未增多 昨日临近中午时,记者对乞丐集中的几个地方进行观察:中山路上每隔六七米就能看到一个乞丐,有的是残疾人,有的背着书包、穿着“校服”;在轮渡,更是集中了近十名的乞丐;南普陀门口,五六名拄着拐杖的男子聚在一起,边乞讨,边聊天,在人行道旁,竟然并排躺了三个乞丐,身后还堆着四五个不知塞了什么东西、鼓鼓囊囊的大编织袋;厦大校门口的IC卡电话亭旁,跪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孩,不停地朝路人磕头;而距其一两米处,还有一个坐在轮椅上、扎着白头巾的老妇人,旁边的男子正在拉二胡乞讨;在环岛路,也能见到自称“瞎子”的乞讨者;莲花一家餐饮店的老板告诉记者,每天一到吃饭时间,几名固定的乞讨者挨家挨户讨钱…… 看来,乞丐似乎是增多了,他们从哪儿冒出来的呢?厦门救助管理站黄副站长告诉记者,其实根据调查摸底,乞丐总量并没有增加多少,只是从前担心被抓,都在和执法人员玩“捉迷藏”,现在实行自愿受助,乞丐都“堂而皇之”地到闹市乞讨了。也就是说,原来市民只能看到30%,现在却能看到70%。 乞丐也有“真”和“假” 在轮渡,记者和一位有“残疾人证”的陈某聊天,他自称黑龙江人,因小儿麻痹症成了残疾,以前在老家“一顿一碗白菜汤”。一个月前,他到了厦门,开始只能靠吃人家的剩饭填肚子,后来有人给他出了讨钱的主意,这“招”果然“灵验”,20天后,他就能在火车站附近租一间月租180元的屋子,陈某说,厦门人好,我坐在这里,就有人给我钱。 围观者中有人告诉记者,这是个真乞丐,而中山路有很多假装学生模样的乞讨者都是假的,背后有人指使。 自愿是救助的前提面对满大街的乞丐,厦门救助管理站黄副站长显得有些无奈,他告诉记者,目前来救助管理站求助的大多是因灾因故无法回家的,这些人如果乞讨也只是暂时的,经过告知,很快就会转变成自愿受助者。而那些“职业”乞丐是不愿意来救助站接受救助的,因为他们来厦门就是想赚钱。据了解,这些“职业”乞丐在南普陀、轮渡、中山路、鼓浪屿划分“地盘”,分时段上下班。有的还形成了“丐帮”、“丐伙”。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曾上街对他们进行救助政策的宣传,动员他们到救助站接受救助,但收效甚微,有的甚至明确表示,“我是来要钱的,不是来要饭的”。 黄副站长认为,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改变,而是性质上的改变,现在的救助管理站承担的只是“善后”工作,整个工作还需要其他多个部门的配合。他认为,不应该还把思路停留在收容遣送的层面上。 建立综合救助管理体系 对于街头乞讨现象,厦门大学社会学系朱冬亮博士的看法是,对乞讨者应当区别对待,他们是一个特殊的边缘群体,这种现象在发达国家也广泛存在。 不过,应该注意到的一个现象是,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街头乞讨者迅速增加,除了有碍城市形象外,里面还潜伏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有些四肢健全的大人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利用甚至迫使一些小孩上街乞讨,并把乞讨所得据为己有;有的儿童为了完成乞讨“任务”,不得不强迫乞讨;还有的乞讨者以各种理由骗取人们的同情。 文/图本报记者王文静桂芹实习生胡靖华 (厦门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