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省下遗产税父母早早交出房产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5日08:14 现代快报 | |
陌生人入住方知儿子卖了房 去年年初,家住鼓楼区五条巷的王大伯发现一墙之隔的儿子的住房里突然住进了陌生人,陌生人还将防盗门锁换了。 王大伯赶紧询问陌生人是怎么一回事,陌生人说,一个姓李的先生已经把房子租给了他。“我的儿子明明姓王,姓李的人怎么 有权把房子出租了?”王大伯满腹疑虑。 陌生人很快拿出与李某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王大伯按照合同上的联系方式找到了李某,令王大伯意外的是,李某出 示了一份房地产买卖契约。王大伯回忆说:“看到那张契约,我的脑袋就像被一颗炸弹炸了,轰隆隆直响。”契约上有王大伯 儿子王刚的亲笔签名,王刚已经同意以18万元将房子卖给李某了,卖房日期是2002年12月31日。王刚没有将事情做 “绝”,与李某协议王大伯夫妇住的那一间房子要等王大伯夫妇均去世后才能归李某所有。 这一切都是王刚瞒着王大伯悄悄操作的,不知情的王大伯与老伴当时就急坏了,要知道这套房子面积是78.18平 方米,而且地处鼓楼区,房屋的价格远远不止18万元呀!夫妇俩到处寻找王刚想询问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王刚既不回家也 不接电话,连班也不上了,整个人杳无音信好似“人间蒸发”了一样。 想赎房买房人开价30万 日前,王刚的姐姐王月找到了快报,提到这套房子卖出后对全家人造成的影响,王月泪水直流。 王月说,王大伯夫妇都是南京鼓楼区房地产局的退休工程师。被卖出的房子是王大伯夫妇单位分的福利房,1988 年,单位出台优惠政策,王大伯夫妇就购买下了房屋的产权。考虑到“百年”以后房子终归要给下一代,王大伯夫妇当时在房 产证上写下了王刚的名字,他们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为王刚省下一笔遗产税。 开始,王大伯夫妇与王刚住在一起。这两年,王大伯夫妇考虑王刚到了结婚年龄,怕未来的儿媳妇不愿意与老人同住 ,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三室一厅的房子砌了一堵墙隔了一间房子出来给老夫妇俩住,另外一个完整的套型就给 王刚夫妇住。老夫妇俩与王刚说好了,他们平时上厕所,就从“后门”绕进王刚的洗手间。王大伯夫妇希望他们委曲求全能换 来儿子未来幸福,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儿子会把房子卖掉,连人都不见了,生死、安危都不知道。 王月说,王大伯夫妇找不到王刚,多次找到李某,希望李某“高抬贵手”让他们赎回房子,并且主动将价格抬到25 万元。但是李某不同意,他与王大伯商量,一次性付给王大伯夫妇5万元人民币现金,要王大伯夫妇就此搬离这处住房。王大 伯夫妇称那样他们就无家可归了,李某深思熟虑后,开价30万元让王大伯夫妇赎回房子。王大伯夫妇急了,王大伯的老伴有 心脏病,常年吃药,靠退休金生活的夫妇俩根本拿不出这笔钱,赎房的事就此“告吹”。 成被告老太一病不起含恨离世 因为陌生房客将防盗门钥匙换了,王大伯夫妇上厕所再也走不了“后门”,他们干脆“你不仁我就不义”,将原来的 那堵隔墙拆了。双方矛盾就此不断,陌生房客为此终止租赁合同。去年7月25日,王大伯夫妇突然收到鼓楼区法院寄来的传 票,李某已经以财产损害为由将王大伯推上了被告席,要求王大伯赔偿房租损失1.2万元,将损坏的房屋复原,并承担案件 诉讼费。王大伯夫妇为此多次上法院调解,王大伯的老伴本来身体就不好,因为房子的问题加上担心王刚,身体每况愈下。1 2月11日,王大伯的老伴含恨离世。王月谈到此时,泣不成声,她说,母亲去世后,她一直在找弟弟王刚,开始能打通王刚 电话,但是没人接,打了4次后王刚干脆把手机关了。 王大伯不怕输官司只盼儿归来 去年12月26日,鼓楼区法院对此案做出判决。法院审理认为:李某对房屋享有所有权,所以王大伯未经许可将隔 墙打通,侵犯了李某的合法财产,而李某提出赔偿租金的请求,因证据不足而未予支持。法院一审判决,王大伯在判决生效1 0日内,将客厅的隔墙恢复原状,同时驳回李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本案的主审法官告诉记者,一般的民事案件,法院经过一次调解无效,就会迅速作出判决。而本案诉到法院后,主审 法官考虑到案件的复杂,曾先后主持了3次调解,但均因双方分歧太大而告失败。 昨天,记者与王月和王大伯联系上了,他们对这个判决结果没有发表意见。王大伯说,他即使没有了房产权,但是他 作为同住人应该有优先购买权,他对房产交易中心的交易存在质疑。王月说,李某以18万元购买鼓楼区这套房屋,明显与市 场价格相差甚远,她称她怀疑弟弟卖房另有隐情。 王月说,王刚本来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也没有不良嗜好,她实在想不通王刚为何要悄悄把房子卖了。她和王大伯 都希望王刚看到报纸后能回家,把卖房子的事情解释清楚,最好是赶在母亲“六七”之前回家,送母亲最后一程。 快报记者宗一多钟晓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