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乞讨怪现象 为什么“救助”也不管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1日10:34 新华网 | |
(地方社会新闻)说起乞丐,古已有之。可到了今天,我们经常能看见一些乞讨中的怪现象:有些乞丐骚扰起人来却没完没了。 乞讨怪现象之“汽车乞丐” 在太原的一些十字路口,经常会有这样一批人在那里转悠。只要汽车一停,他们便会 出租车司机:只要你车一停,他就过来跟你要,没办法。 这些人就是被称为“汽车乞丐”的乞讨者,他们如果伸手要不到钱,干脆直接跪倒在车前,让司机左右为难。 交警:撵走他们一会儿又过来了,尤其是小孩,软的不行,硬的也不行,这事谁也担心呢。 乞讨怪现象之“喊叫游客” 冬天的漓江,水位较低,游船行驶速度很慢。经常就能看见一些人,特别是一些三五成群的少年,一边跟随游船跑动,一边大声喊叫,向游船上的国内外游客乞讨钱物,很多游客对此表示难以理解。 乞讨怪现象之“强讨强要” 天府广场是成都的繁华地区,这里经常有一些以卖花形式进行乞讨的小女孩。但不知道是否有人教唆,对过往行人进行百般纠缠,以达到乞讨的目的,成了这里很多小女孩的常用方式。 乞讨怪现象之“装病要钱” 在上海街头,一对兄弟模样的孩子在路边乞讨。弟弟躺在地上,双眼紧闭。据说已经得了重病,人事不省。 过路人:他写他们是读书人,兄弟二人。娘死了,没爹,爷爷手没了,残废不能劳动,上学没有学费。 可是当记者一出现,刚才还躺在地上、不省人事的弟弟立即睁开眼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就走。 流浪乞讨人员有个温暖的家 毋庸置疑,对于这样的一些“乞丐”,大家都很厌恶,有关管理部门也很头疼,因为他们似乎不愿意进政府的救助站。其实,对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各地的救助站已经准备好了帮助他们。 近日,一场小雪过后,记者来到了安徽省合肥市救助站。 (合肥市救助管理站中午11点30分,大师傅端饭盛饭给流浪乞讨人员吃。) 记者:你在这里吃饭能吃饱吗? 被救助人员 李文松:吃饱了。 这位李大爷说,他刚到救助站,这是他在这里吃到的第一顿午饭。前两天,他来合肥找儿子,谁料扑了个空,多亏救助站收留了他。 被救助人员李文松:(儿子)换地方了,我找不着了。他也没有电话,昨天我在合肥找半夜,碰到好人了,给我送来的/我昨天冻的(很厉害),要不是他们给我送来,给我倒两碗茶喝,就死了/我讲我什么时候也忘不掉这个地方。 据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介绍,按照规定,被救助者的伙食标准是每天四元,尽管不高,但吃饱没有问题。进入冬天,救助站所有床铺都垫上了厚被褥。 合肥市救助管理站站长 蒯正友:现在我们站里主要把门窗重新整修一下,玻璃坏了把它换一换。 蒯站长还介绍说,目前救助站已经预备了大量的过冬衣物,几百床棉被,还有一批日常用品,能保证同时给120名受助者一个温暖的家。 在广西柳州,一场小雨使当地气温又下降了。50多名社会救助工作者和志愿者,赶紧又抽出时间,分别前往市中心商业区和火车站、汽车站等场所,劝导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站接受帮助。在龙城路,工作人员碰到了因双手残疾,来柳州投靠亲戚落空而过着乞讨生活的四川青年小魏。 工作人员:你看现在下雨了,你穿得那么单薄,这样,我这个救助站,只要你自愿,我们就救助,吃饭是政府免费(提供)的回去的话,我们会提供回家的车票,电话也是免费的,可以跟你的家里人联系。 在大家的劝说下,小魏来到了救助站。工作人员马上给他拿来厚衣裳,准备好午餐。小魏说想回家,工作人员又开始帮他联系购票。 据有关人士介绍,像这样的一幕,在各地的救助站都曾出现过。从2003年8月1号新的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各地救助站都敞开大门,欢迎流浪乞讨人员前来寻求帮助,并预备好足够的衣物伙食,保证受助者吃饱穿暖。 一封公开信引发的争论 但是,虽然各地的救助站敞开了大门,大街上的乞丐在人们的印象中却没有减少,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前几天,深圳市还发生了一件更加令人诧异的事。当地的城管执法人员走上街头,对2000多名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劝导,告诉他们可以到救助站接受帮助,但结果却只有几个人愿意去救助站。为什么他们宁愿在街头流浪乞讨,不愿意去有吃有住的救助站呢?原来,很多的流浪乞讨人员已经成为“职业乞丐”,人们的施舍,成就了他们不菲的收入。针对这种情况,合肥市救助助近日发出一封给市民的公开信,呼吁市民不要直接向乞丐施舍。 除了在当地媒体公开刊登这封公开信之外,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还在合肥的繁华地段摆了展台,向来往行人散发“公开信”。呼吁市民不要直接向乞丐施舍,而是劝导他们到救助站去。 安徽省合肥市救助管理站站长 蒯正友:提倡不要直接(对乞丐)施舍,不让那些职业乞丐得到不该得到的施舍。 “职业乞丐”,这个大部分人还很陌生的新概念,正是蒯正友站长和他的同事们给合肥市民写了这封公开信的主要原因。 安徽省合肥市救助管理站站长 蒯正友:流浪乞讨者80%都是职业乞讨者,他就是以乞讨作为职业,用乞讨来赚钱。 蒯站长还介绍说,从2003年8月1号救助站挂牌以来,大量的流浪乞讨者不愿意接受救助。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如果愿意帮你,愿意这么帮你,你愿意吗? 不可以,不可以。 光管吃、住还不行? 不行。 那还要怎么样呢? 最起码得让我有钱花。 还要给你钱才行? 是的。 需要的不是救助,而是金钱。针对很多流浪乞讨人员的这种要求,合肥市救助站在公开信上写道:“目前乞讨行为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请市民们不要直接向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施舍金钱”。这种呼吁,得到了不少市民的认同。 合肥市民:以乞丐作为一种职业,我觉得这肯定是利用了别人的同情心吧,首先你分不清,他到底是不是职业乞丐。 合肥市民:救助站搞这个是好事,防止一些好心人被坏人以假的名义欺骗了。 不过,也有部分市民对救助站的这种呼吁并不认同。 合肥市民:有很多人,确确实实需要帮助的,但这些人怎么办。 合肥市民:看是看不出来,但是从我的内心感觉还是要给一点。 为什么不要给他们施舍? 面对乞丐,这钱给还是不给,真叫人非常矛盾。其实,发出这样的公开信,合肥救助站并不是第一家。前段时间,成都、长沙等地的救助站也发出过这样的呼吁。 2003年12月22号,长沙市救助管理站向市民发出了《致全体市民的公开信》,信中呼吁:“不要直接向流浪乞讨人员施舍金钱,避免爱心被不法分子利用,应当让爱心真正温暖那些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体”。 而在此之前的12月初,成都市民政部门也曾向市民发出公开信:“建议市民在街头发现乞讨者时,请主动劝导他们到救助站接受救助,不要直接向他们施舍钱物。” 连合肥在内,三封公开信的发出,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要断掉职业乞讨者的财路。 安徽省合肥市救助管理站站长 蒯正友:就是他没有市场了,要不到钱,肯定就走了,就像开商店的,自己卖不掉就自动关门了。 有关人士认为,“职业乞丐”以挣钱为目的,却不劳而获,必须封杀。但面对一个站在眼前的乞讨者,很难辨别他是否“职业乞丐”。这个问题对普通人来说难以解决,对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来说,也同样难以解决。因此,迫不得已之下,有的救助站想出了这种“釜底抽薪”的办法,希望通过市民的配合,筛选出真正需要救助的乞讨者。 安徽省合肥市救助管理站站长蒯正友:想施舍我们合肥市有慈善协会,也有捐助站,我们市慈善协会就在市民政局,市捐助站可以捐点衣服,或者到希望工程,春蕾计划,都可以的。 但是,有些人表示,救助站的救助是政府行为,个人施舍是个人行为,两者可以并存,并不冲突。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范和生:直接给乞丐,我认为这个乞丐确实可怜,至少满足了我的同情心,而且是面对面的,我感觉这个钱花的值得。(来源:央视国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