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永济田村集约经营土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9日04:10 山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卢志峰 讯员雷宣义卫明珠)永济市栲栳镇田村近年来以“扯面饺子馆”闻名全国,全村300户农民就有200多户在外开饭店。但村民王俊胜却在土地上做起了大文章。去年12月底的一天,他高兴地对记者说:“靠土地咱照样能发家牎”因为从2001年起,他年年大面积承包土地,规模种植粮棉,2003年60亩棉花经过科学管理,纯收入3万余元。像王俊胜这样“土里刨金”的农民在田村就有30多个。

  田村是一个典型的粮、棉、油料生产基地,但是1985年在一村民带动下,许多农民纷纷外出开饭店、做生意,大量的人员外出,村里劳力短缺,土地种植成了大问题。针对这一实情,村委会经过认真研究认为:只有实行规模承包、集约经营的管理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土地效力和资源优势,才能尽快使留在村里的农民富起来。

  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村里先后投资16万元,铺设了1万余米地埋管,对全村的供电线路进行了彻底改造,使全村2600多亩土地全部变成了水浇地。村干部还及时解决农民生产中存在的资金问题,并深入到陕西、河南等地联系民工,解除农民劳力不足的后顾之忧。在村干部努力下,田村村民不但积极承包土地,还吸引了外村农民到这里“淘金”。全村被规模承包的土地达1400余亩,最多的户承包土地70余亩。几年下来,千亩土地不但没有闲置撂荒,而且还连年丰收,生产出来的优质小麦、油料,全部供给了在外开饭店的农民。

  看到土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几名在外开饭店的农民又返回村里承包土地,把开饭店挣来的钱投入到土地上,把新的致富信息和先进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上。今年50多岁的村民吕安全,开饭店已有十几年历史,他感觉年龄大,开饭店力不从心,便把饭店转让给了儿子经营。回到家里与村里协商,承包了几亩土地,垒起围墙,建起了百头猪场,仅3个月,收入就达2万余元。

  (山西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