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行走在上海边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2日08:19 新民周刊

  撰稿/英未未

  见到杜英男以前,我已从他的朋友那里“道听途说”了一些他的近况:他在上海混得不错,有家杂志高薪聘他,过得 挺滋润的。和回沈阳过年的杜英男约了几次,他都在忙,忙着洗印照片。

  腊月二十八,沈阳阿买加咖啡馆,我和杜英男终于在一个有阳光的午后见面了。高个儿,长发,看不出年龄的脸,杜 英男还是老样子。只是他手中装满照片的巨大黑包沉甸甸的,让我不敢轻视这个相识已久的朋友。远处零散的鞭炮声,和着咖 啡馆里的音乐,坐定的杜英男随手拉上了他那一半窗帘,他说:“太亮了。”

  在上海被冻醒

  虽然,现在的杜英男偶尔还会在上海冬天的凌晨被冻醒,但他说他已经习惯上海了。

  来上海以前,杜英男在北京生活了三年多,在摄影圈已小有名气。给两家杂志社做过摄影师,常有些明星找他拍片, 他为歌手许巍的专辑《时光·漫步》拍摄的图片很受赞赏,他的摄影日记《伦敦的日子——个中国摄影家的经历》也在2000 年被多家媒体评为当年的十大好书之一。那时的杜英男对上海没什么概念,在他眼里上海只是个高楼很多的城市。

  和怀着这样那样的梦来上海的人不同,杜英男一年前来沪多少有些被动:朋友负责的一家时尚杂志缺一个摄影总监, 薪水蛮高。钱当然是一种诱惑,但更吸引杜英男的是,在他的想象中这个新工作可能很好玩。于是,拍腻了明星,刚从北京的 一家娱乐杂志辞职想歇一阵的杜英男来到了上海。

  初到上海,杜英男这个东北人不适应的东西太多了。饮食不习惯,太甜;气候不习惯,冬天阴冷,室内又没暖气。唯 一让他觉得舒服的是上海的那张“脸”:高楼林立,街道整洁干净,街上的人也都有模有样的。

  最初的一段日子,杜英男陶醉在上海带给他的新鲜感里。每天走出新华路租住的房子,呼吸着上海潮湿的空气,穿行 在街头、办公室、拍摄地,无论是工作还是闲逛都带给他快乐。

  作为摄影总监,杜英男雄心勃勃,他想改变杂志陈旧的摄影风格,他试图突破时尚杂志的惯有模式。于是,他开始了 各种尝试。每次拍摄,他事先都和编辑一起商量很久,并拿出几套方案,以应付现场的不断变化。他也经常和主编沟通,杂志 在视觉上应如何准确定位,才能更加吸引口味越来越高的读者。但很快,杜英男发现自己的想法并不能得到实现。不算内行的 老板经常对拍片指手画脚,而且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一定要按老板的话去做,这让杜英男感到痛苦。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杂 志社的管理方式。每周,老板从总部飞来,给员工开两整天的会,讨论一些企业文化、公司精神之类与办杂志关系不大的话题 。员工要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不许缺席,不许迟到。开会时,老板要求员工记录、背诵,下一次要提问、考试。杜英男回忆 那段日子时说,每天都很紧张,感觉自己要得心脏病。杜英男在那家杂志社工作了三个月,拍厌了美女、酒吧、餐厅那些被他 称为“无聊的东西”。他越来越觉得媒体都差不多,没什么劲。三个月的最后一天,杜英男提出辞职,老板只对他说了一句话 :“你是个艺术家。”

  现在,坐在我面前的杜英男淡淡地说:“我并不恨他们,人家就是那种管理方式。我就是觉得和老板沟通不了,很痛 苦。”

  理想的状态是若即若离

  辞职后的杜英男没有离开上海,但也没有马上找工作,一是因为碰上了SARS,有工作的人都回家歇了;二是他觉 得三个月的工资够花一阵了。

  杜英男回到了一种艺术家的自由状态,他说,那时没有一件事是必须做的。每天,杜英男都睡到自然醒,那时已是中 午时分。然后出门买菜,回家做饭,然后拿着相机出门。SARS横行的时候,街上人很少,杜英男就经常一个人漫无目的地 闲逛,随手用相机拍下有意思的东西。常常,杜英男出了家门,随便找一辆公共汽车就上去了,也不知道会到哪里。有一次他 竟然被拉到了扬州,在扬州城里转了一圈,买张车票又回上海了。他说那种日子真是随意,真是自然。

  那时,杜英男想拍些创作的东西,但除了一些瞬间迸射的火花,他没有完整的想法。所以他很迷茫,用他自己的话说 :“一直在寻找。”他也给杂志拍些照片,但在他看来这些拍摄只是谋生的手段;他参加了去年的平遥国际摄影节,因为他那 时很闲;他目前在为美国的一个摄影展做准备,是一个朋友组织的。然而更多的时候,杜英男还是散漫地活着,散漫地拍着他 想拍的照片,如同他自己说的“拍照是一件带给我乐趣的好玩的事”。

  艺术家的状态带给杜英男享受,也带给他苦闷,他的精神一直在流浪。他说这种状态离人太远,关上门就是自己,很 孤独,很郁闷。所以,他经常会一个人去新天地坐一会,感受一下人群。由此,杜英男总结出他不适合做一个完全自由的艺术 家,他很怕远离人群。杜英男说,理想的状态是若即若离。

  杜英男对上海的印象喜忧参半。在他眼里,上海是中国最接近西方的大都市

  ,很现代,也很讲规则,但也非常物质,像一个吹起来的气球,很危险。杜英男说,上海是一个仪式感很重的城市, 有点“做作”,像新天地每晚的演出,也像淮海路上走着的时髦女孩,表面高傲,内心虚弱。杜英男说,在上海呆久了人会变 得软绵绵的,没有激情。他说,他和上海在精神上始终有距离。

  害怕失去激情的杜英男,在过去的大半年中,不停地穿梭在北京、上海、广州之间。他说北京让他感觉踏实,没有距 离感;广州他不喜欢,但有朋友在他也会经常去。杜英男说他喜欢城市,离不开城市,在中国他可以选择的城市只有北京、上 海,而伦敦是一直让他怀念、对他影响很大的城市。

  1994年到1997年,杜英男在伦敦以留学的身份生活了三年半。杜英男说,他怀念伦敦是因为他在那里实实在 在地生活过,打工,拍照,在画廊办展览,去酒吧喝酒,住流浪汉租给他的房子,也去英国绅士云集的地方装模做样。杜英男 没有从英国带回钱,但他带回了经历,他说经历就是一种财富。

  远处的鞭炮声响起,杜英男说,每次回家过年都觉得特别亲,因为一切都是熟悉的,家人、朋友、老房子,街道…… 而老工业区铁西有着他深刻的个人的一种记忆。其实杜英男并没有在铁西区生活过,但他从小向往在那里工作,因为他小的时 候认为做一个工人是一件很牛的事,所以每次回沈阳都要去那里看看,拍些照片。

  四十出头的杜英男,在十年中穿行在伦敦、沈阳、北京、上海这四座城市,至今孤身一人。问他有没有想过在哪里安 定下来,杜英男说,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的杜英男,这次回到上海要去一家新创办的报纸上班了,仍然做摄影总监。他和上海若即若离的生活仍将继 续。

  声明:《新民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