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两代人的回乡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2日08:23 新民周刊

  撰稿/舍 文

  在成千上万到上海寻梦的年轻人中,有一群像郑夏一样延续着上海血脉的异乡上海人,他们正在实现的心愿中包含着 自己的追求,也有父辈的寄托。

  回乡之路

  农历腊月二十八,郑夏登上了从上海飞往昆明的飞机。年前机票紧张,郑夏买到的是比原价上浮了10%的机票,但 相对于郑夏现在的收入,1500多元的飞机票算不上太大的负担。

  这是父亲第一次同意郑夏乘飞机回家,以前父亲总是说,飞机不安全。但最近父亲的态度有了大转变,他告诉郑夏, 要坐飞机就坐吧,飞机可以快一点。

  年关将近,繁华的大上海忙碌如常,各个单位还在继续运转。在城市里,人们对春节的期待慢慢变得越来越弱,圣诞 节、情人节之类的洋节,反而令年轻的人们兴奋不已。

  离春节法定放假的时间还有两天,郑夏把公司的事交代给职员,自己踏上了回家的路途。郑夏知道,在云南家乡的小 县城里,春节之前半个月,人们就已经开始闲散起来,张罗着准备过年了,而父母肯定早早地盼着他回家。特别是父亲得病以 后,郑夏更加能够感觉到,父母其实需要自己更多的照顾。

  下飞机后,郑夏还要在山区公路上颠簸5个小时才能到家,山路不平坦,但郑夏没有觉得丝毫的不习惯,在上海生活 7年,他眼中的大山还和以前一样亲切。在飞机跑道和曲折山路的转换中,郑夏从不需要心理的适应过程,就像当年从这里走 到上海一样。

  郑夏回忆说,这么多年,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正式地和他讨论过回上海老家的问题,但郑夏觉得,他能够体会父亲那么 多年远离家乡的苦楚,也明白父亲盼望自己回乡的心情,在那样的年代,父亲没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

  郑夏的父亲是“正宗”上海人,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在政治风潮中,父亲一毕业就被“下放 ”到云南乡下,一个离县城还有20里地的乡村中学当老师。郑夏曾经听父亲说,当年父亲得到被“下放”的消息后,急忙查 地图,结果在地图上没有找到那个自己将要去,而且有可能生活一辈子的地方。

  父亲就这样在这个从没听说过的地方生活了30多年。父亲不是内向的人,但是关于过去的遭遇,他却很少谈论。郑 夏没有听父亲说起过当年是否随遇而安,还是强忍着苦闷。但27岁的郑夏已经可以想象,那种听天由命的感觉不好受。

  郑夏生在云南,长在云南。上大学之前,郑夏跟着父母回上海老家很多次,但郑夏总觉得自己是个客人,他那时不能 理解上海老家对于父亲、对于自己的意义,直到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才第一次明白父亲的心思。

  父亲对郑夏一向民主,但选择报考大学,父亲给郑夏的选择圈定了地理范围:必须考上海或者上海周边的高校。父亲 的理由是,在上海读书可以得到上海亲戚的照顾,郑夏知道,还有一个理由父亲没有说,从这时起,父亲就把自己回乡的愿望 重重地交给了儿子。

  打拼人生

  虽然同是上海人,但像郑夏这样的异乡上海人,要想在上海得到自己的一份事业,必须比一般的上海孩子付出更多。

  1995年,郑夏考取无锡轻工学院,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他被调剂到生物化学专业。虽然知道自己在学历和专业 上不占优势,但在大学毕业时,郑夏还是决定闯荡上海,去赢得自己的一片天空。

  1998年,中国的IT业正处于繁荣时期,郑夏自己也一直对与IT有关的行业感兴趣。于是,毕业时,郑夏做出 人生中第二个重要的选择:放弃自己大学学习的专业,转行进入IT行业。

  一切又回到了起跑线,郑夏必须从零学起。经过朋友的介绍,郑夏得到一个到电脑销售公司实习的机会。为了节省开 支,郑夏离开学校搬进几个同学一起合租的老公房里,三个人合住一间极小的卧室,比学校寝室还要拥挤。

  要做电脑销售工作首先自己必须精通电脑。白天,郑夏上班看别人工作,等公司职员都下班后,郑夏才可以学着摆弄 计算机,直到深夜。那一段时间,郑夏几乎都是在办公室里解决自己的晚饭,回想起来,那是自己最辛苦也最充实的一段时光 。

  “我不喜欢给自己定太长远的目标,凡事一步一步来,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好的结果。”郑夏在公司实习半年后,开 始寻找工作。连续一个多月的时间,他跑招聘会,看报纸,每天到处奔波。也许是“面子”作祟,郑夏没有告诉父母自己一直 没有收入,事实上,最穷的时候,他曾经真的身无分文。两个月以后,郑夏终于被一家规模不小的电脑销售公司聘用为电脑销 售业务员。签合同时,老板定给他的月薪是700元,但一个月以后领工资,郑夏发现自己的工资袋里装着1000元,公司 出纳告诉郑夏,“领到的工资比合同上多,证明老板对你的工作很满意。”这是郑夏第一次在工作上得到别人的肯定。

  两年以后,郑夏已经对电脑销售工作驾轻就熟,凭借自己的经验,郑夏跳槽到一家台湾电脑公司,做上海市场的负责 人。经常和客户洽谈生意,不会喝酒的郑夏已经练出了酒量,生意经也越来越娴熟。郑夏觉得自己也许真的得到祖父的遗传— —当年郑夏的祖父在上海滩开办银行,声名显赫。

  为老板打工5年,郑夏已经算得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都市白领,自己当老板的念头也随着经济实力和生活阅历的 增加而蠢蠢欲动。在离家8年以后,郑夏第三次做出重要决定:辞职,自己开公司。

  2002年底,郑夏终于成为了自己的老板,但2003年新年刚刚开始,非典给了郑夏当头一棒。

  每年的春、夏两季本来是电脑销售的旺季,但在2003年的4月到6月,郑夏的公司只能勉强维持,销售利润刚刚 支付房租和员工的工资。郑夏骑虎难下,在那个春夏之交,他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漫长的三个月,郑夏终于坚持过来了。随着市场的复苏,公司的生意日见起色。“这只是第一步。”经历过艰难,郑 夏更加相信自己当初的每一个选择都没有错,只不过,事业的目标也好,生活的目标也好,都需要一步一步实现。

  回家,回家

  走在上海的大街上,郑夏的装束很容易让人辨认出是一个“白领”,如果张口说话,人们会补充一个印象:外地人。

  在上海生活7年,郑夏一直说普通话,他说,并不是自己学不会上海话,而是觉得男人说上海话有些“娘娘腔”。郑 夏也不在意别人从语言上认出他是外地人,因为在心理上,郑夏早已把自己当作上海人,别人的评价已经不会影响他自己的归 属感。

  就像父亲已经习惯了在云南的生活,习惯吃云南菜一样,郑夏也已经习惯于上海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是,父亲当初可 能是被动地接受现实,而郑夏依靠自己的奋斗才得到自己的生活。

  叶落归根,等父亲退休后,他就可以回到上海老家了,这愿望也许已经深埋很多很多年。

  郑夏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他是背负着父亲的愿望走上回乡的寻梦之路的,现在,当梦想实现时,成功的欣喜也就变 成了双倍。

  声明:《新民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