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建设大郑州势在必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3日07:39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世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21世纪是“城市世纪”,未来世界是城市化的世界。城市化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当前,把郑州做大做强,已成为加快全省发展的一个焦点问题。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李成玉多次到郑州考察和现场办公,对加快郑州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省委七届五次全会上,审议通过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大郑州,加快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以此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重中之重。无论从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还是从顺
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建设大郑州已时不我待,势在必行。郑州应当成为大郑州

  从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来看,从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规律来看,从郑州自身经济发展要求来看,郑州都应当成为大郑州。

  建设大郑州是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当今时代,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已基本形成了武汉、成都、重庆、西安和郑州等几个较大的中心城市,而从城市规模、经济实力等方面来看,郑州要明显弱于其他几个中心城市。郑州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加快建设大郑州,尽快形成一个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龙头”城市,是加快中西部地区崛起的必然要求,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建设大郑州是加快自身发展和为全省发展作贡献的现实选择。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城市规模越大,对周边辐射带动能力也就越强。郑州提出了“两提前一率先”的目标,既提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率先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使郑州市经济总量由现在占全省不足六分之一提高到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切实提高首位度,发挥窗口和“龙头作用”,为全省经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建设大郑州是发挥自身优势的必然要求。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使郑州有充足的条件成为大郑州。一是有庞大的聚集空间。从全国范围看,在京津以南、武汉以北、西安以东和济南以西方圆500公里范围内,郑州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同时,郑州在陇兰经济带上恰好位于不同经济类型的界面位置,能兼顾资源和加工市场,是多种产业和经济活动的理想场所。二是郑州是亚欧大陆桥的物流中心和“龙头”。目前,郑州拥有铁路一类口岸和航空一类口岸,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中国最大的铁路零担货物中转站和4E级国际机场,货运在郑州可联检封关,直达境外。三是郑州是我国产业布局的节点和物资采购中心之一。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独特区位和较为雄厚的经济、技术、管理实力,使郑州有足够的能力和条件广泛地参与国内外制造业的合作与分工,成为产业布局重要的节点和物资采购中心。四是郑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3600年前,郑州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被考古学家认定为“中华第一古都”,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富集着西山古城遗址、大河村遗址、阳城遗址、轩辕黄帝文化、夏文化、商都文化、管城文化、郑韩文化等众多的古老文化遗迹,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端,是东方文化的主流和代表。正在积极申报我国第八大古都的郑州,文化优势将日益得到显现。大郑州应当有大构架

  大郑州必须突出现代化标准和以人为本的需要,不仅要求有大城区,而且要有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和环境宜人的大生态。

  要有大城区。目前郑州147平方公里建成区内已有308万人。诸多情况表明,郑州亟待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区规模。因此,规划建设郑东新区是及时的,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20年郑州中心城区人口要达到500万人,面积达到500平方公里,是符合郑州发展实际的。郑州不仅要做好近期300平方公里内的市区建设,而且也要及早做好500平方公里以上的城市规划,同时也要根据县(市)区一体化的产业布局,及时做好由巩义、新密、登封、上街、荥阳、新郑、中牟等卫星城构成的紧密城市区1000平方公里的城镇体系规划。

  要有大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先进水平的重要体现。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是建设大郑州的关键,其中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更是至关重要。建设大郑州,构建大设施,必须建立起由地铁、轻轨、电车等轨道公共交通为主组成的快速、覆盖面大、密度高的城市市区交通体系、城市圈和城市群交通体系。要在适宜时机建设贯穿市区东西和南北的“十”字形地铁,借助京广、陇海等附属铁路在市区交叉的优势,腾出部分运力用于市内交通,构成市区的快速交通体系;建设轻轨系统,包括郑州环城轻轨、市区与外围卫星城市及卫星城市间的轻轨,形成轻轨快速交通运输环线;借助京广和陇海铁路、107国道和310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开洛高速公路形成的三个“十”字交叉及郑州航空港的建设,构造大郑州全方位、立体的对外交通网络,逐步形成郑州与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及各卫星城之间不超过“一个小时”的经济圈;强化郑州铁路枢纽直通欧亚大陆的国际功能,并把郑州新郑机场建成现代化的国际航空港;加强完善城市供水、排水系统和城市供气、供热管网系统,完善供电系统;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成“数字郑州”。

  要有大生态。构建大生态,就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郑州作为典型的北方城市,生态建设十分重要。一是构建大生态环境,规划建设环城绿化带,沿黄防风沙林带以及黄河生态圈、嵩山生态圈、龙湖生态圈和西流湖生态区,形成1500~2000平方公里的生态回廊,努力建设绿色郑州。二是构建大生态工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三是构建大生态人居。树立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理念,以“绿线”(城市绿地系统)和“蓝线”(城市水系)的延伸和拓展为重点,构筑青山、绿地、蓝天的城市良好生态人居系统。四是构建大生态文化。围绕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大力推进生态家庭、生态社区、生态学校、生态城镇建设,弘扬生态消费的生活方式,着力打造生态文化。大郑州应当有大竞争力

  要实现建设大郑州的目标,必须以超常的气魄着力打造和提升郑州的竞争力。

  提升产业竞争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产业竞争力。从中长期看,加速增强大郑州的产业竞争力,应当以建成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带为目标,进一步确立工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龙头地位,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拉长工业短腿,发挥商贸优势,带动现代农业。一是以两个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为依托,着力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尽快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二是以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在壮大提升加工制造业上取得突破,在振兴装备制造业上取得突破。重点抓好“三老三新”产业,“三老”是煤电铝、汽车、食品,这些产业要做大做强,拉长工业链,增加附加值。“三新”是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三个新产业要争创新品牌、争创新优势。要重点围绕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着力壮大提高零售批发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房地产业这“三老”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会展业、旅游业这“三新”产业,这是郑州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扶优扶强加快发展。要运用市场机制,加大旅游景区保护性开发力度和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专线旅游,形成以嵩山、浮戏山等为代表的风景名胜游,以黄河风景名胜区为龙头的沿黄生态游,以少林寺、商城遗址、黄帝故里、宋陵、杜甫故里等为代表的中原历史文化游和以满足广大市民休闲娱乐需要的都市休闲游等旅游精品。

  提高科技竞争力。建设大郑州一定要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速增强科技竞争力。要确立科技人才、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重点抓好一批科技园区、大学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逐步消除科技创新的体制障碍,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和科技创新机制,为各类创新主体从事创新活动提供平等竞争条件。

  营造环境竞争力。制度重于技术,环境优于政策。建设大郑州,必须加速增强创业环境竞争力。关键要确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观念,重点落实好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出台的十六条优化发展环境的措施,并以郑州综合投资环境荣膺世界银行《2003中国投资环境报告》第十名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力度,努力打造健康优良的人居环境、透明公开的政策环境、公平合理的体制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诚信守法的信用环境、宽松畅通的舆论环境,使郑州成为创业者的天堂,成为“外资高地”。

  发展文化竞争力。文化是城市之魂,在建设大郑州的过程中,文化建设既是重要的动力和保证,又是重要的内容和目标。因此,必须将文化建设作为提升郑州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应该摒弃传统文化中那些不利于人的潜能发挥的评估标准和落后习惯,营造宽松自由、兼收并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讲究信誉、等价公平、鼓励个性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打造大郑州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大郑州应当有大都市圈

  要通过交通、信息、市场、产业等密切合作,尽快形成经济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形成“中心城市发散型”和“城市板块联结型”的模式。建设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开封为支撑,包括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9个城市在内的城市密集区。

  要规划好都市圈。郑州大都市圈刚刚处于起始阶段,急需加强沟通,合理规划,加快发展。要对大郑州都市圈内城市发展战略、城市体系空间布局、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城市体系功能定位、城市支撑体系等进行科学规划,形成功能互补、产业协调、特色各异、充满活力的发展格局。

  要经营好都市圈。城市和都市圈是诸多资源聚集之地,有城市土地、房屋、道路、设备等各行各业的有形资源,也有人才会聚、城市历史、文化、民俗等形成的人文资源,是巨大的财富。必须以经营的思路、经营的观念、经营的方法,形成市场一体化、交通一体化、信息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环境一体化,促进大郑州都市圈建设。

  要建立都市圈合作机制。都市经济圈的形成,就本质而言是市场化和城市化的结果,但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特别在大郑州都市圈建设的?鸩狡冢匦虢⒋蠖际腥δ诟鞒鞘兄淞己玫墓低ㄇ篮秃献骰啤?山?9个城市的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及有关专题议事机构,组建有关行业协会,逐步形成都市圈内进行沟通和共同发展的渠道和机制,着手从交通、市场、信息、金融、人才等方面开展全面的合作,尽快形成大郑州都市圈合作机制。⑦5

  (作者系中共郑州市委副书记)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