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位美国妈妈和150个失学娃娃(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3日14:15 云南日报
  云南日报网

  图片说明:
2003年圣诞节汉蓓佳和孩子们在一起。 李海求 摄
  56岁的Rebecca女士凭着对孩子们无私的爱,6年来,她几乎走遍了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山区,用双脚丈量山路,寻找、帮助失学儿童,从一个到一百个,每一个孩子的上学路上都洒满了她的艰辛和汗水。至去年12月,Rebecca女士终于将150名失学或面临失学的贫困山区孩子接到了昆明,无偿地资助他们上学。春节前夕,记者到昆明市北辰小区专程走访了Rebecca女士和150名来自贫困山区的娃娃。

  昆明过圣诞节时,没有美国路易斯安娜州那么寒冷,城里的鲜花争奇斗妍,把冬天的街景点缀得分外美丽。Rebecca女士虽然远离故乡路易斯安娜,但这天,她在昆明和150个孩子度过了幸福而难忘的圣诞节。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上堆满了快乐,笑容里编织着动听的歌:“世上——只有——妈妈好!”多么淳朴贴心的语言啊!Rebecca女士又一次被爱的旋律所感染,眼里充满晶莹的泪花:“这是孩子们献给母亲最好的礼物。”

  爱这块神奇土地

  更爱这里的孩子

  Rebecca女士与中国孩子结缘,还得从一次偶然的机会说起。1997年,Rebecca女士与她丈夫一同来到云南。他们先后前往昆明、大理、迪庆、怒江、临沧等地旅游,一路上,给Rebecca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但是云南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贫困山区那些渴求上学的孩子们的目光。曾在家乡从事过小学教育的Rebecca一直深爱着孩子,对孩子有一种特殊感情,旅行中她被一双双期待的目光所打动。Rebecca女士和丈夫商量后,决定留在昆明帮助这些孩子们。于是,就有了这位美国妈妈与150个中国孩子的故事。

  1999年春节,Rbecca和丈夫把家搬到了昆明,丈夫做生意为她提供部分慈善款,而她自己则开始四处走访寻找急需帮助的贫困孩子。为了方便沟通,Rebecca为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汉蓓佳,她觉得这个名字很美丽,并以此鼓励自己做慈善事业一定要做得很好。刚开始,汉蓓佳常常独自出行,有时甚至徒步走到偏僻的山区。由于地形道路不熟,她只得走一段、歇一段、问一段,艰难地寻找山村失学孩子。“妈妈,等爸爸的病好了,就有钱供我上学了吗?妈妈,我好想上学啊!”8岁的李玉欣拉着妈妈的衣襟,一步一回头望着小伙伴们上学的背影,唰唰地直掉眼泪。在迪庆一个贫困山村里,汉蓓佳被这李玉欣的目光感动得热泪盈眶。“多可爱的小姑娘啊!假如她长大了不识字,那又多么令人心酸!”汉蓓佳心里想着孩子的将来,几乎忘了自己身处异国他乡,一把将孩子搂进怀里:“好孩子,我也是你的妈妈!”

  行走边远山区,公路多是路面极差的弹石路或者是村民们自己挖出来的土路。对于过惯了优越生活的汉蓓佳来说,每走一个村庄都十分不易。通常,汉蓓佳要走好几天才能赶到一个小山村,在那里呆上一段时间再接着走。有一次,她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走了8天才到达一个小山村,在村里,村民们一开始不明白这个美国妇女到底是去做什么,不时还会对她投来敌意的目光。可是,当村民们知道她是来帮助他们的孩子读书时,便争先恐后把汉蓓佳请到自己家中,为她做当地最丰盛的饭菜,让她住最好的房间。尽管村民的生活环境很糟糕,但他们的淳朴和热情再一次打动着汉蓓佳,这更加坚定了她要帮助这些孩子们的决心。2000年春季,汉蓓佳在迪庆、怒江等地长途跋涉寻找失学儿童,整整花了25天,磨破了两双旅游鞋,脚板上长了水泡,她学着村民的办法用针刺破把脓水挤出来再继续赶路。一天,山寨里的一位老奶奶听说汉蓓佳来了,大老远地追上她,紧紧拉住汉蓓佳的双手泪流满面:“好人哪,你可要保重身体啊!”

  就这样,汉蓓佳帮助的孩子慢慢多了起来。每隔一段时间,她定期给被资助对象寄去生活费和供其上学的学费。偶尔,她也会抽空去看他们,并在当地重新发现新的资助对象。11岁的伍正莉怎么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这位“洋阿妈”。经历过生活艰辛的伍正莉面对记者,多次忍住泪水:“是汉蓓佳阿妈给了我和妹妹温暖的家。”伍正莉是贵州贫困山区一位可怜娃,三年前,亲生母亲因受不了山区的贫穷毅然离家出走,丢下多病的父亲和她年仅5岁的妹妹。为了讨生活,父亲带着她和妹妹四处流浪来到昆明,以捡垃圾为生换取一点食品。伍正莉和妹妹吃一吨饿一天的情况是经常的事。一天,饥饿难忍的伍正莉带着妹妹在昆明北市区一个垃圾堆里找吃的,汉蓓佳看见后,流着热泪将两个又脏又饿的娃娃抱进了怀里。如今,伍正莉在汉蓓佳的关爱下已经是3年级的学生,她妹妹也在读一年级。

  汉蓓佳的真诚、母亲般的慈爱感动了她身边所有的人,就连她美国的同乡都对她竖起大姆指:“Rebecca,了不起的母亲!”

  爱心妈妈有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汉蓓佳女士关爱上百的贫困孩子,其实理由十分简单:一是她非常爱孩子,对孩子有着特别的情感;二是她小时候有过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汉蓓佳小时候生活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贫困的农村,全家生活十分困难。每天清晨,她要帮助父亲挤三至五桶牛奶后才能去上学。贫苦的农村生活磨练了汉蓓佳,她刻苦努力、勤奋向上,成了当时一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那时,她的父亲通过艰苦奋斗,创造了辉煌的事业,成了当地有名的富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使她非常珍惜来自不易的幸福生活,虽然已有很好的物质条件,但汉蓓佳至今的生活和衣着都十分俭朴。

  汉蓓佳的父亲在家乡就有常常帮助穷人的美德,每一次救济穷人,父亲总会拉着汉蓓佳一同前往,而每一次献爱心行动,汉蓓佳的品德和心灵都会受到洗礼升华。汉蓓佳的两个妹妹在路易斯安娜州也资助了数十个孩子,定居昆明关爱中国的贫困孩子,同样是她全家人共同的爱心事业之一。随着被资助的孩子不断增多,汉蓓佳的儿子、儿子的学生,以及丈夫的朋友都加入到了汉蓓佳的爱心事业中来。儿子和他的学生们帮助汉蓓佳发现新的资助对象,而丈夫和他的朋友则为汉蓓佳提供所需的资金。同时,汉蓓佳在美国的另一个儿子和女儿以及其他亲戚朋友都很支持她所做的这项公益事业,他们都在为汉蓓佳提供着资金。

  汉蓓佳资助的孩子多为孤儿或者单亲。她在寻访中发现,多数没有钱上学的孩子都是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她开始有意识地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尤其是女孩。这样,汉蓓佳就专往那些少数民族地区跑。可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人连汉语都不会说,可想而知汉蓓佳这个美国人与他们交流起来有多么的困难。也许是爱的心灵都相通吧,汉蓓佳与当地的乡亲们相处得十分友好,并且在当地学到了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2000年,汉蓓佳在昆明市禄劝县一个非常贫困的山寨,看到许多孩子每天上学要走20多公里山路,她一口气资助了这里的15个孩子。在山寨住的5天中,汉蓓佳一边走访一边思索,尽管她资助的孩子越来越多,但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2002年,她终于通过多方筹资在那里建起了一所希望小学。

  为改善孩子学习环境

  她租了10套公寓

  汉蓓佳在美国时,曾经做过教师。汉蓓佳很爱孩子,她知道童年教育对一个孩子成才的重要性。她的三个孩子都是因为有了很好的成长环境,有大人做榜样才成才的,现在孩子们都事业有成。可她所资助的孩子们,虽然有了机会读书,但毕竟他们生长的环境不尽如人意,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可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拥有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呢?这个问题成了困扰汉蓓佳的难题。

  终于,她的担忧有了转机。2001年,汉蓓佳被昆明龙泉育才学校聘请为高级顾问,同时担任该校名誉校长的职务。何不把孩子们都接到这所学校来念书?汉蓓佳的这种想法得到了校长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家人的赞同。说到做到,汉蓓佳开始在昆明环境非常好的北辰小区里找房子,她按照自己设想的人数先后租下了10套公寓,全部都是跃层,这样可以将孩子们的起居与吃饭分开。然后再为每个公寓配备一个生活老师。接着,她便同身边的工作人员再一次踏上了去山区的路。一次,一个孩子的外婆,为了让汉蓓佳带走自己的两个外孙,竟然向汉蓓佳长跪不起,汉蓓佳含着眼泪把他们带了出来。一个、二个、三个......汉蓓佳从遥远的村庄把孩子一批一批接到昆明,到2003年底,汉蓓佳从云南以及云南与四川、西藏的交界处等贫困山区接来了150个孩子,这些孩子最小的才两岁,最大的有21岁。

  孩子们到了昆明后,北辰小区的公寓就成了他们的家。10多个孩子组成一个新的家庭,生活老师负责他们的吃穿。汉蓓佳专门租了一辆中巴车,每天负责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小区的保安见了这种架势,都以为汉蓓佳可能是哪个儿童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谁也没有想到她会是这么多孩子的“母亲”。由于大部分孩子都是从少数民族地区而来,刚来时他们甚至连汉语都不会讲,学习基础差不说,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懂礼貌、不会尊重别人。针对这种情况,汉蓓佳为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她和同事们身体力行地做着孩子们的表率,从言行举止上来带动孩子。很多时候,还和孩子们谈心,了解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并耐心地为孩子们解答问题,教孩子们写信给山区的父母及亲人。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些孩子许多都变了。大部分孩子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所以学习特别用功,通常都考班里的前三名。来自云南与西藏、四川交界处一个小村庄的斯朗巴姆,是个藏族女孩,今年16岁。斯朗巴姆特别珍惜这样的机会,班上考试她每次都拿第一。同样来自这个地区的李文静,她和弟弟一起来到了汉蓓佳妈妈身边。文静系单亲特困家庭,通常一年之中只能吃上几顿大米饭,根本没有想到还会有机会上学。12月21日那天,是文静13岁的生日,懂事的小姑娘没有告诉汉蓓佳,因为她害怕汉蓓佳会给她庆祝生日,“如果每个人都过一回生日的话,汉蓓佳妈妈得花多少钱啊!”小姑娘眼里含着泪,心里有这样的担心。

  用真挚的母爱

  呵护每一位孩子

  或许别人要问,资助这么多孩子,汉蓓佳女士要花多少钱?从1997年至今,汉蓓佳无偿资助过的孩子远远超过150人,这150个被接到昆明上学的孩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自2001年起,随着孩子们陆续住进昆明,汉蓓佳每月要为孩子的生活、学习等费用开支约1万到1.2万美元。

  汉蓓佳可以给这些孩子提供很好的物质条件,但并不希望他们因此而形成一种依赖,更不允许他们有优越感。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汉蓓佳对孩子们有着严厉的要求。她希望这些孩子都能明白有很多人在关爱着他们,他们来到昆明之后,应该有一个较高的起点。最重要的,她希望这些孩子能够学会尊重别人,尊重他们所拥有的一切。这样,孩子们就能够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相应的任务,比如努力学习、多做家务之类。

  小明(化名)是从云南最贫困的地区昭通市流浪到昆明的孤儿,就连父母和自己的姓名都不知道,每天生活在大街上,全部的家当是一件破棉袄和一只碗。12岁的小明常常被人指使去偷东西。汉蓓佳从大街上把小明领回来,特别注重对小明的关爱和引导,希望他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为此,她花了比其他孩子数倍的心血。一天深夜,小明高烧不退,汉蓓佳心急如焚,赶紧开车把小明送到医院。汉蓓佳守护在小明的病床边,直到天亮,用慈母般的爱抚平小明心灵的伤口。一次,仍有“野性”的小明离家出走了,汉蓓佳的心像针刺一样内疚,她认为是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够好,每天站在家门口盼望着小明归来。第5天,小明偷偷地在家门远处窥视,几次都看到汉蓓佳顶着寒风站在门口呼唤他的名字,小明再也忍不住哭声,老远跑过去一头扑在汉蓓佳的怀里边哭边说:“妈妈!我舍不得离开你!我再也不会出走了。”汉蓓佳的眼睛湿润了,她已和孩子们有深厚的感情。一年多来,小明有了质的转变,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人般的关爱。

  在昆明北辰小区,很多知道汉蓓佳事迹的人,主动前往捐钱送物献爱心。但也有人投去另类眼光:一个“老外”花这么多的钱和心血去帮那些无亲无挂的陌生人,值得吗?对此,汉蓓佳心里十分坦然:一个人尽力去做他喜欢而又愿意做的事,且这件事对社会有益有贡献,她认为再也没有比这样的事业更有意义和值得付出的了。汉蓓佳还告诉记者,做一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业,它没有国界与地域之分,在中国做这件事与在美国是一样的。她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孩子们能有所变化、做一个好人,更希望孩子们能勤奋好学、自强自立、勇敢向上,拥有一个美好幸福的明天。

  在北辰龙泉育才学校里,记者看到孩子们在汉蓓佳关爱下,正在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地健康成长。孩子们的未来一定很美好。

  伍 皓 李海求(滇池晨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