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孩子何时用上“大实验室”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8日11:15 扬子晚报

  南京市民吴先生昨天带上中学的孩子去了一趟江苏科学宫,回来后孩子连连感慨:许多课本上的物理公式等原来根本不明白,全靠老师黑板图解甚至死记硬背,可在科学宫自己动手做了几个实验,很容易就弄明白了。孩子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不能以上课的形式让这些场馆成为校外“大实验室”呢?

  面对孩子的渴求,记者从江苏科学宫了解到的一组数据令人困惑。科学宫每年的接待
能力在40万人次左右,可现在每年实际只有十三四万的参观者,现在这种淡季每天只有不到200人的客流量。科学宫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年科学宫建馆时就曾考虑到与课本结合的教育实验功能,很多展品当初设计时就定位在中小学基础学科,如勾股定理、高压放电、椭圆轨迹等都直接来自课本,具有“大实验室”功能,前不久展区内还特地辟出自助式身边科学小实验。可到现在为止,仅有金陵中学和二十九中曾尝试来展馆上过实验课,其他学校一般都将其当作“景点”,春秋游时才带学生来参观。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有关部门已经逐步认识到这个“大实验室”的功能,江宁区、鼓楼区已经在着手准备组织有关学校将实验课搬到科普场馆。

  对于家长和孩子的疑问,一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利用大型科普场馆上实验课的想法在教育界早已有之,付诸实施却有诸多困难。比如要去科学馆上课次序有调整,除了课时调配,老师得花大量精力重新备课,先了解实验器材,选定展品并考察其表现形式、背景资料,还要思考怎么引导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比如“最速降线”实验,除了让孩子看到什么弧度上球落最快,还得让孩子联想生活,如古代屋檐设计成这个弧度就是为了让雨水尽快滑落。另外据记者了解,“大实验室”不受学校青睐还有诸多隐性原因,涉及到教改问题、学校领导认识问题、经费问题,有的学校就怕孩子出去上课耽误时间、玩心重导致成绩下滑,影响学校的升学率甚至经济收益,所以大多老师宁愿采取强行灌输的固有教学模式。

  省科技厅一位处长告诉记者,南京现在有十多个对外开放的科普场馆,几乎都面临同样的资源闲置问题。学校如何善用公共科普资源,培养素质人才,还需要教育和科技界人士的共同努力,需要教改进一步深入、观念进一步更新,才能达到效果最佳的理想教学模式。本报记者徐晓风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