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走京电脑农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03:52 山西日报

  农民说:“这东西花小钱办大事,划算”

  春节刚过,榆次区车辋村聂志海的家里就开始忙起来了:周围的村民都来到这里,走进电脑专家系统,学习种植养殖技术,查找问题答案,为开春的农业生产做“大脑备耕”。2002年,榆次区东阳镇开始实施“863”农业信息智能化项目,聂志海个人筹集资金7.6万元,购置了18台电脑,在车辋村自己家建起了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培训中心,并从本村挑
选了20名文化基础好的青年农民进行重点培训,作为业务骨干专职服务。一年多来,该中心共举办专技培训5期,培训村干部和种植大户100人次,接待群众咨询500人次,发布作物信息20余次。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农民的“110”,庄稼的“120”。

  “电脑农业”是农民的通俗说法,指的就是以农业专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示范工程”。就是通过计算机把农业科学、农业技术、农业专家的经验组装配套,与具体的土壤、气候、品种等紧密结合,给出一定条件下的最佳种植方案,由技术人员进行选择后,交给农民“照方抓药”,帮助农民增收增效。1999年7月,我省承担了国家“863-306”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工程山西示范区项目,创造了比较优势明显的“山西特色农业”模式,在全国各示范区工作中走在了前面。2001年国家“863”主题专家组和技术总体组批准实施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山西示范区(简称863-1-1)项目。经过4年多培训,我省先后开发红枣、荞麦、谷子、核桃、马铃薯、温室蔬菜和养牛等10大类专家系统,组成了近百人的技术队伍和上千人的技术推广队伍。

  目前,我省共有7个电脑农业中心示范县,覆盖30多万农户。这些农户都对电脑农业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曾经有一段特殊对话成为我省电脑农业中的经典。

  对话的一方是农民李林威,另一方是国家电脑专家。2002年10月12日晚,面对以南京农大副校长曹红星为首的国家“863”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示范区检查组,五台县阎家寨村村民李林威一点也没有表现出拘谨和陌生,他说:过去施化肥,想得是越多劲越大,再加上化肥不零卖,所以买一袋就施一袋,买多少就施多少,结果不见得增产。今年照着电脑里教的办法,每亩也就用10多公斤,不仅省了化肥钱,而且土豆产量还翻了番。再说品种,种了几十年土豆,品种年年是一个样,今年电脑上说咱这地方适合种脱毒薯“克新一号”优种,咱试种了2亩。过去一亩地最好也就产1200公斤,现在普通的能产1500公斤。每公斤卖上五六毛钱,就多收入300多元。有专家问:让你花五六元钱买个软盘,你买不买?李林威说:“买”。花小钱办大事,这个账挺划算。

  专家说:“它使我们的技术得到整合和升华”

  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首先必须以农业领域专家的知识为支撑。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省一批优秀农业专家集合到农业信息技术的旗帜下,其中有红枣专家张志善,马铃薯专家杜珍,苹果专家牛自勉,蔬菜专家钟新民等。在全省开发的优势农产品的10个专家系统中,先后有30多名专家不计名利得失,贡献着他们的聪明才智。

  张志善是专家组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对计算机他略显生疏,但他重新拿起了书本,将其红枣种植技术逐渐变成了数字化的界面。太谷侯村镇的杨龙堂副镇长走进山西示范区开办的神农网站时,一下子就被深深的吸引,成为光顾这里的常客。他把专家系统推荐的技术在镇里的蔬菜大棚中使用,细心地记录应用情况,及时地反馈使用意见,由此成为专家组成员。交城县郑村的连荫林是红枣专家组中惟独没有学历、没有职称的地道农民。为了使开发的专家系统更接近实际、实用,“863-1-1”项目启动之初,就特别注重专家知识和农民经验相结合。

  专家系统的开发过程,是专家既有知识的整合和再造过程,不仅使传统的技术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而且使现代的技术不断升华。

  ———在作物模拟领域,试验研究与模拟研究相结合。山西省小麦研究所研究员李生海利用经纬度确定小麦种植区域的成果,首次应用到了专家系统中。

  ———实现智能决策本地化。考虑到目前的实际情况,一些乡镇尚未联网,开发基于网络和单机两种版本。实践证明,这使得系统推广更快、指导主体更多、覆盖面更广。无论采用单机和光盘还是采用网络运行,均比传统的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大大加快了速度,而且技术人员不在场时也可以进行技术咨询和指导。用户获得的指导更便捷、更实用。

  ———专家们使越来越复杂的高技术“平民化”、“傻瓜化”。电脑农业一开始就和侧重于联网、发布农业市场信息等其他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计划大不相同,电脑农业强调面向基层、面向农民、面向生产一线。系统注意吸收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把成熟的单项技术措施进行综合,针对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等提供综合的增产方案,把农业专家系统开发与多媒体技术、模拟模型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结合起来,以图、文、声、像的形式及时、生动地向农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一张“药方”开出来,管用,解决问题,农民高兴。

  数据表明:实验示范地的效益都十分显著

  临猗县北辛乡是国家认定的“乡级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全乡苹果面积6万亩,年产1.5亿公斤。从1999年开始电脑农业的实验示范以来,通过网上专家指导农业生产,全面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开展苹果生产的二次创业。在2003年的苹果套纸袋战役中,全乡一鼓作气套纸袋1.5亿个,生产无公害苹果6000万公斤,推广高光效树形3000亩,自由纺锤形、细长纺锤形1万亩,薄反光膜、施用拉长素、生物肥等无公害栽培十大技术,全乡增收900万元,亩收入由推广前的1500元增加到1700元,年人均可增值300元以上。

  忻府区北义井乡真檀村有360余户农民,具有10余年饲养奶牛的经验。2001年,该村确定为本项目养牛应用系统重点示范村,当年就有3户农民自购电脑,上网查询养牛新技术,直接用于自养奶牛。之后他们在网上发布奶牛交易信息,由此引来全国各地奶牛交易商来到真檀村。近两年,全村又增购电脑20余台,全部上网运行,全村奶牛已发展到5000余头,农民的饲养技术、管理技术和防疫技术等,基本符合养牛应用系统的规范,每头奶牛年收益6000余元,比传统方法饲养奶牛的收益高出1000余元。养牛应用系统在该村的示范,不仅给全村奶牛养殖户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收获更大的是青年农民尽快掌握了电脑知识,具备了运用网络进行奶牛交易的能力,由此带动曹张、北义井两乡近两年奶牛饲养量由原来的不足1万头发展到现在的2.4万头,而且诸如人工授精技术、科学配料技术、防疫保健技术等,都已经普及到大部分奶牛养殖户。与此同时,以真檀村为中心的华北奶牛交易基地,近几年已经形成规模,年交易量达2万头以上,在全国奶牛市场已有较高的知名度。

  屯留县把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的推广示范工程写入了县党代会和人代会的工作报告,县有中心,乡有分站,村有先行户。42万亩农业专家系统示范田累计节约成本336万元,平均亩节约成本8元,达6.7%,累计增加经济收入1722万元,平均亩增加收益41元。

  (山西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