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宽待“神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11:35 新民周刊

  杨 江

  湖北武汉13岁孩子鲍宇阳获得北大保送生资格的前不久,甘肃也传来一名13岁“神童”报考北京大学数学专业研 究生的消息,相比之下,后者似乎更具传奇性,这名13岁的孩子从小到大只陆陆续续上过一个月的小学,小学到高中的课程 都是通过自学掌握的,9岁时,报考了数学本科自学考试,直至此次考研,这个孩子已通过大部分课程,据称,他很快
便可以 拿到大学本科毕业证。

  这两位“神童”的出现再次激起了埋藏在众多望子(女)成龙的父母心中的“神童”之结。早已有事实证明,在某一 方面表现出超常能力的“神童”的出现是可能的,但必须清醒的是,90%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如果家长非要把正常的 孩子培养成超常孩子,很可能印证拔苗助长的寓言。

  湖北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黎世法认为,教育是一个连续、衔接的过程,“少年大学生”有成功的例子,但并不具有普 遍性,并非每个孩子都适合,都能成为下一个“鲍宇阳”,家长切不可盲目效仿。

  鲍宇阳的“神”引起的很大关注中一半带有质疑。“3岁识字2000个?!有没有搞错!”……还有,他鼻子上托 着的眼镜勾起了社会对这个孩子的同情,“他是一个牺牲品!”谴责声依稀可辨。

  北大同意接受对他的保送应该能够证明他在自然科学上面的超常能力是属实的。北大招办副主任刘明利介绍,北大对 鲍宇阳不会采取特别照顾措施,他将在今年9月与数学学院的其他学生一起进入课堂学习。

  从鲍良言到班主任叶新年,都对鲍宇阳的大学学习充满信心,但他们忧心忡忡的是社会对这个孩子会营造怎样的一种 环境。“很多天才都被扼杀在吹捧中了!”叶新年说,鲍宇阳的世界观正在形成,社会的舆论环境对他影响很大。

  我们不能动辄用一种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去看待“神童”的问题,要给鲍宇阳们一个宽松的环境,给他们理解,进行 正确的引导。

  请进行一下下面两个换位思考。

  我们也曾想,鲍宇阳11岁上高中,一点童趣都没有享受过,如果我们让他写一篇《童年的乐趣》,他能写出来吗? 我们也很同情他,但是从鲍宇阳那里得到的反馈是,这个孩子的乐趣就是学习,就是钻研理科题目。某些时候我们似乎是在以 发现者的眼光在看待一些问题,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呢?

  还有一个,一些人对鲍宇阳的语文、英语的“弱”,以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叶新年却给了我们这 样一种回答:他不成熟只是天性的表现,我们首先要看到他的还是一个儿童,然后才是他在某一方面的超常,从孩子的角度思 考他的不足,一切都将变成正常。叶新年说,还有人才观值得思考,“一个英语翻译家,他的数学不行是不是就不是人才?人 才是否就是通才?不见得吧?!”

  看待“神童”的问题,需要的是一种冷静的头脑。

  声明:《新民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