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沈阳梦”里的务工路(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2日08:57 华商晨报
住不起四元一宿的旅社,农民工露宿街头
  本报记者 卫涛 摄

  在鲁园劳务市场等待务工机会的人群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初到沈阳时身上只带了三四十元钱,几天后,钱花光了。

  没了钱的他们有的露宿街头,有的在附近居民区的楼道里蜷缩一夜,吃的也只是从附近拾来的别人吃剩的盒饭。

  俗话说“在家百日好,出门一时难”,但是,不管在城市中要受怎样的苦,吃多大的亏,他们依然告别家乡来到城市,依然在都市里寻找自己简单的梦想。康力带着8岁的女儿找活儿

  康力是内蒙古兴安盟人,与其他农民工不同的是,他是带着8岁的女儿一起来沈打工的。

  遇到康力的时候是2月8日中午12点多,父女俩坐在鲁园零工市场的一角吃馄饨,康力正将自己碗中为数不多的馄饨拨到女儿的碗里。

  36岁的康力戴着一顶军绿色的棉帽子,白净的面庞上花白的胡茬密布,眼中的血丝尽显疲累。“那时,我在家种地,农闲的时候做些小买卖,一年也能剩上几千块钱,但是后来家里出了点事……”

  “孩子的妈妈呢?你怎么带孩子出来了?”

  “跑了,我自己侍弄不好那些土地,钱都花光了,就出来打工了。”这几个字从康力的嘴里吐了出来,一切问题也都有了答案。

  他现在带着孩子住在沈阳站附近的一家旅馆里,住一天两个人需要12元钱。而康力从衣兜里掏出的钱也只有40多元,康力说,如果4天内找不到工作,他会带着女儿回内蒙古。老李黑老板手下死里逃生来自辽宁省鞍山市的老李叫李世玉,其实并不老,只有34岁,但他一脸的沧桑却让人没法不叫他老李。他白天在市场上捡拾盒饭,夜晚睡在楼道里。

  老李家境贫困,至今未结婚。从17岁开始,老李就在外面东奔西跑,四处打工。

  老李讲了他几年前的一次经历。也是在鲁园,曾有人开出2000元钱的高价,从这里挑出十几名农民工到辽阳市的一家煤矿工作。那时老李动心了。但是到达后的情况却和他预想中的不一样,几天后,老李瞅了个空儿,跑了出来。按照老李的说法:“只要老板不黑心,我们就尽心地干活,但是老板不能让我们往死里干啊!”老李说这句话的时候,身边的许多人都在点头中不胜唏嘘。老海讨工钱被包工头砸伤

  50岁的老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从20年前跑出来打工到现在,一直干到了头发花白;更没想到的是,打了20多年的工,自己一分钱也没有攒下来,反而落得一身的伤病。

  老海叫海连明,家住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自从30岁那年妻子带着3岁的孩子离开后,他就一直在外漂泊。

  2003年6月份,老海在鲁园零工市场等活儿的时候,被招到外地修筑公路。干了一段时间,当大家合计着找包工头要工钱时,却被包工头一顿臭骂,情急之下,双方打了起来。

  在混乱中,老海被包工头用镐砸伤了肩胛骨。无奈,经派出所调解,身上没有多少钱的老海接受了对方为其买药并将其送回沈阳的条件。回来以后,他一直带病在沈阳劳务市场找活儿,到现在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他们对未来充满迷茫

  “有没有想过未来?”记者的话语一落,他们的眼睛顿时黯淡了下来,在这寒冷的夜里,迷茫与无助弥漫在周围。

  过了许久,老李慢慢地说:“我就是想挣俩钱儿,回家把饥荒还清了,再娶个媳妇儿。”曾有学者在1998年对北京、无锡、珠海的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有大约50%的农民工表示想定居在打工地,而仅有不到10%的愿意回家,可见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打算再回到农村。这是他们走出来打工的原因,从心底里说,他们谁也不愿意放弃繁华的城市。本报记者 王福日 实习 记者赵矫健

  《走近农民工》之二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