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情人节在商家光怪陆离的促销中变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3日16:23 新华网 | |
新华网上海2月13日电(张建松、华凌磊)情人节是沪上时尚的年轻人十分看重的一个“洋节”,然而在一些商家光怪陆离的各种促销中,原本浪漫纯洁的情人节却悄然变味。 送玫瑰花、巧克力、共享烛光晚宴、一起看爱情电影等传统的过节方式,如今已显得很平常,于是一些商家不断“推陈出新”,挖空心思在“性爱”上大做文章。在上海繁华的淮海路,一家商厦销售的一种巧克力“别出心裁”,表面图案呈现出男女性爱姿势的各种造 而同在淮海路的一家影城干脆打出了“看电影送安全套”的醒目广告,计划在情人节当晚举办“玫瑰之夜”活动,主办方在检票口摆出安全套,供观众领取。 上海徐家汇商圈一家即将开张的百货商厦,为追求轰动效益,也盯住情人节商机做足“噱头”。商场门口贴出了一张海报,宣称情人节那天能当众在商场门口接吻一次的情侣,就能赢得“私语玫瑰”和晚会入场券。同样为迎合情人节商机,沪上一家酒店还特意将一套总统套房包装成“玫瑰套房”,并开出了88888元一夜的天价,被当地媒体质疑“是浪漫还是浪费”。 “在我们眼里情人节其实是一个挺单纯的节日,只是想借此机会向恋人表达心中的爱意,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广告铺天盖地,反而让我们感到不知所措。”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一位大学生感慨地说:“现在的情人节似乎变成了商家的节日,而不是我们年轻恋人间的节日,有些商家唯金钱马首是瞻的做法,使情人节变得不伦不类、面目全非。” “对于商家而言,抓住市场的消费热点追求效益与利润都是毋庸置疑的,但企业也要讲究社会责任感,一些商家刻意营造的恶俗‘亮点’,只能凸现这些企业社会关怀的缺失。”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基地的李康化副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从整个社会来说,社会伦理并不仅仅指向个人,企业同样也是社会伦理的重要建构主体,一个企业如果只顾追求经济效益而冲破了社会伦理的底线,那么最终损害的还是企业的社会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