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江城第一扎”陈士荣转行做风筝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4日07:12 荆楚在线-楚天金报

  楚天金报记者张文龙通讯员李克春

  各式各样的动物花灯,不仅惟妙惟肖、憨态可掬,最有意思的是,它们还能像风筝一样放飞。它们的主人就是60岁的“风筝大王”陈士荣。昨日,记者来到他位于武昌彭刘杨路的家中采访时,“风筝大王”正在赶制风筝,准备参加下月即将在武汉举行的全国风筝比赛。

  “江城第一扎”转行做风筝陈士荣的卧室就是工作室。只见小小的卧

  室里,除了一张床、一台缝纫机外,大部分空间被大大小小的箱子占据。“箱里都是风筝。”他笑着说。

  陈老的爷爷是箍匠(专门制作脚盆、木桶等),经常和竹条、铁丝打交道。在爷爷的影响下,陈士荣从小就开始学扎灯笼,上小学时又喜欢上了画画。“这些对我以后做风筝都有帮助。”

  后来,他来到武钢中南轧钢厂工会工作。“逢年过节,厂里都要扎灯、办板报,这些都是我的分内事。”当时,陈老扎花灯的功夫已成一绝,被誉为“江城第一扎”。

  “1984年,厂里推荐我到武钢体协的风筝协会学做风筝。我第一次扎出的风筝,怎么也飞不高,大家就笑我,老陈扎的风筝只能看。”受此打击,不服气的陈老开始转行做风筝。

  最小的风筝比名片还小20年来,陈老做过几千只风筝,其中最长的是龙头蜈蚣风筝,有160多米长,最小的金鱼风筝还没有名片大。遗憾的是,“这些风筝大多都送了人,自己保留下来的只有100多只”。

  陈老做风筝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所有的风筝都可以拆装,不用时拆开后可以放进袋子里。“这主要是为了参赛时方便携带”。当然,最令他得意的是,他还独创了会飞的花灯。“就是用风筝的骨架扎花灯,将两者合二为一。”

  而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么多形态各异的风筝,竟都是他自己在缝纫机上制作的,“有时风筝太大,我就干脆趴在地板上做。”

  做风筝的同时,陈老也没闲着,他曾先后到黑龙江、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参加全国风筝比赛,并多次获得大奖。1995年9月,他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的称号。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