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新年科研“亮点”抢眼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4日12:51 解放日报 | |
本报讯 (记者 徐敏通讯员熊丙奇)跨入新年,上海交大科研“亮点”抢眼:国际权威的《科学》杂志发表了交大化工学院教授及学生的论文,在国际上率先报道宏观超分子自组装现象,标志着我国在该研究领域国际领先;交大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与有关科研单位研制出中国第一台“DNA计算机”;交大微电子学院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二号、三号DSP芯片诞生,推动上海高端集成电路设计和产业迈上新高峰。高水平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学校的科研“质量导向”政策。 鼓励原创,鼓励科研人员成为创新“源头”,上海交大近年制订的一系列科技政策中,凸现这一主旨。一般,高校都是按论文发表篇数,对科研人员进行考核和奖励,交大打破常规,去年起在材料学院、生命学院试点,在评价论文时注重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此举引导科研人员发表论文从追求“量”到讲求“质”。据最新统计,2003年交大科研人员在SCI(科学引文索引)上的论文数由前一年589篇上升为744篇,全国高校排名第7位,EI(工程索引)论文数由前一年842篇上升位1128篇,全国高校排名第2位。在专利申请方面,学校也有创新之举,将发明专利申请纳入硕士、博士生考核,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项并获得公开,相当于发表了1篇核心期刊论文,以此激发科研人员在应用研究方面的创新能力;去年,交大科研人员专利申请数超过740项,比上一年翻番。 接大项目,建大基地,创大成果,交大科研力求体现“大气魄”。对于科研人员申请到的不同“重量级”项目,学校在给予配套经费时,拉大差距,对于国家级的重大项目,学校大手笔资助,予以“锦上添花”。2003年交大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立项中,获资助面上项目总经费达2356万元,全国高校排名第5位。学校还打破院系、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原先,交大在芯片研究方面有几个研究机构,但是“小而散”;瞄准上海乃至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需求,交大将这些分散的科研力量融合起来,搭建学科大平台,引进年轻的陈进教授领衔学科建设,同时又引进数位在该领域卓有成就的“海归派”,组成强队重拳出击。交大还在国内率先启动生命科学与物理、化学、信息等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交大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是合作的载体,最近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DNA计算机”便体现了生命与信息学科的结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