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掀开石狮未来“面纱”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5日02:17 石狮日报

  石狮未来轮廓初显

  石狮未来什么模样?经过省、泉州市、石狮市有关领导和专家组的热烈讨论和实地勘察,为期两天的石狮市概念性规划方案研讨会于昨天下午圆满结束,石狮未来面貌终于“显山露水”,有了轮廓。

  泉州市委常委、石狮市委书记李建国,福建省原建委主任、高级工程师严拱钦,福建省规划院总工程师、副院长王建萍,专家组组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区域规划所所长朱波等专家,高云程、黄水源、吴清含、骆建国、张贻山等在家的石狮市五套班子领导和泉州市、石狮市有关单位部门领导等出席昨日的研讨会。石狮市委副书记、市长高云程作了总结性发言。

  石狮市五套班子领导,泉州、石狮有关单位负责人和专家组成员,对美国RTKL公司、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提供的两种不同风格的石狮市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进行了分组讨论。与会人士认为,这两种方案,都从更高的层面上审视石狮城市空间组织功能布局和发展方向,对石狮市的未来城市定位、规模提出了建设性的构想。

  专家“论道”

  与会专家经过深入我市实地勘察和一番“唇枪舌剑”后,专家组组长昨天下午向大会提交了书面意见。

  基本符合概念性规划要求。专家认为,美国RTKL公司、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方案内容基本符合目前概念性规划的要求,对下一阶段的总体规划编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两个方案各具特色。美国RTKL公司方案注重与“环泉州湾城市群概念规划”的衔接,并重点深化空间结构方案、道路交通系统及环境景观系统。而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方案现状分析较为全面,对空间布局提出多方案比较。

  专家组对这两种方案提出了6点修改和完善意见:城市发展定位及目标需要进一步论证分析,并注重与城市环境容量的协调,保持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化特征问题研究,特别重要的是要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融入泉州市的发展;进一步探讨和明确城市分阶段发展目标、规模及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分析探讨空间拓展与土地管理模式,如,现状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和特点、各功能组团的发展方向与合理规模等;进一步深化道路交通系统;搞好生态环境保护、海岸线利用与保护、综合环境污染的治理等。

  揭开未来石狮“盖头”

  如何建设一个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的新石狮?石狮的机遇、优势、功能定位在哪?石狮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适应城市空间扩展与形态演变?昨天,本报《石狮未来啥模样两种方案供参详》一文见报后,引起巨大反响。广大读者纷纷来电发表意见。昨天下午,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起揭开了新石狮的“面纱”:整合美国RTKL公司、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的两种方案优势,兼容并蓄,将石狮建成有生机、有活力、有特色、有文化底蕴、有发展潜力、有巨大影响力的新石狮。

  把石狮融入“大背景”。石狮是中国休闲服装名城,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把石狮放在大泉州、全省、整个东南沿海乃至全国的中心区域背景中进行定位分析,与晋南区域衔接、互动,与石狮地理位置特征、历史沿革及产业特色很好结合,在此基础上引入较高层次的设计理念。

  交通网络连接大泉州。把环泉州湾区域内松散的城镇以一种综合的网络连接起来。通过一系列由高速环路、放射状的快速干道和城际轻轨所组成的交通网络,以及一个与交通网络相适应的合理土地使用布局,促进区域内城市群与区域中心城市的高效连接,从而实现最终的联合,实现“环泉州湾大都市”中心区域的宏伟蓝图。

  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把石狮当作一个城来建设。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定位,进一步体现石狮应有的体量和发展形态,进一步适应人与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要求,以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品位的大提高,带动经济质量、环境质量、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这是市委四届二次全委会上提出的加快城市进程指导原则。处理好“海”“区”“山”的关系,使城市的自然环境、文化底蕴与现代气息融为一体。强调蓝色基调,结合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产业发展和滨海生态保护,科学规划建设市中心区和沿海镇区、农村改旧建新;突出城市绿色背景,规划实施山系绿化,增加绿化面积,完善沿海防护林带,使水光、山色和城景有机融合为一体;做好港后工业区、永宁休闲旅游区、宝盖山、灵秀山生态区等方面的规划设计。

  石狮市委市政府表示,要以本次探讨会得出的规划为指引,着手新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在编制规划时,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有长远的观点,有大局的观念。今后的建设项目,都要服从城市统一的规划管理,使规划成果能真正发挥作用。(记者熊振华)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