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关注“空巢老人”(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5日04:16 重庆晨报
儿女不在身边,赵婆婆只能自得其乐。
看电视和看儿孙的相册,是赵婆婆在家里做得最多的事情。
接到儿孙们打来的电话,是赵婆婆最高兴的事情。
晚年的慰藉对老人们来说就像冬天里的日头一样难能可贵。
聚在一起打牌,是同一栋楼老人最好的聚会时刻。
文图/黄宇
  我们面临着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事实———我国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到200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32亿,占人口总量的10.32%,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亚洲的1/2。

  而根据专家预测,今后几十年内,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以年均3%以上的速度递增,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则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全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4亿多,占总人口的1/4多。据调查,目前在我国的老年人中,“空巢”率已经达到26.4%,这就意味着有1/4的老人身边无子女照料。他们一旦到了高龄,丧失自理能力,生活就会非常困难。

  可能我们的生活太丰富了,所以我们无暇顾及主流社会之外的那个老年群体,也无法想象下面这些情景:那一道门,甚至几级台阶就会把一个活生生的人隔绝在人的世界之外,甚至剥夺这些老人的生命!我们想像不到对于我们来说,开门等一些举手之劳的事,会让这些高龄老人束手无策。

  赵婆婆今年85岁了,儿女都不在身边。不过还好,儿女都很孝顺,经常都会打电话回家,问候赵婆婆的身体状况。赵婆婆心情开朗,身体比较健康。但是,记者在和赵婆婆的交谈中,还是感觉,老人太需要一个人能和她聊聊天了。一说起老人的儿孙,老人就变得很健谈。短短的几分钟,记者和老人的距离就消失了。开始拒绝接受拍照的赵婆婆,后来欣然接受了记者的要求。

  但是赵婆婆同楼的另一位老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90多岁的老人下楼时摔坏了脚,躺在床上动弹不得。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如果不是一群青年志愿者照料她,不知道老人怎么熬下去。

  这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孝顺与否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矛盾。一方面,今天的年轻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挑战,需要时间去“充电”,需要花费比老一代人更多的精力参与竞争,身心疲惫,精力透支,对老人“奉陪不起”;另一方面,很多老年人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差异越来越大。

  一个闲,一个忙,一个要人陪,一个没时间陪,于是矛盾就产生了。人到老年,他的社会性或者说他们与社会连接的纽带,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子女了。而子女们呢,又常常是有心无力,他们理解不了老人们对“说话”的渴望,就如同忙碌的人理解不了孤独的含义一样,他们理解不了一个人的社会性对于人的内心来说,是多么重要的需求。于是老人们发出“日子越过越好,心情却越来越糟”的感叹。

  王大爷平时太寂寞了,就希望家里来个人,如果知道今天该收水电费了,他就早早在门口等着,只要听到动静立刻就把门打开。据说这样的老人不在少数。

  曾有人写过一篇怀念父亲的文章。说父亲晚年寂寞,很想和儿女们说说话,可是儿女们始终很忙。后来父亲去世前对着聚集在床边的儿女们很兴奋地说了许多,儿女们怕他累着,劝他不要说了,好好休息。他最后倦意地说了一句:“好吧,不说了,你们都很忙。”然后他就真的永远休息了。

  其实老人的要求很简单,能和他们说说话,就可以给老人带去很多慰藉。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当我们老了的时候,肯定不希望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请试着去感受一下老人的孤独和艰辛;用一点点时间,就可以给老人的生活带去极大的改变。

  社会学家说:互助靠体制和网络

  复旦大学胡守均教授认为,空巢老人由于特殊的身体条件和精神状况,更需要得到外界的关心。这些关心主要来自于亲属、社区、单位和社会等几大方面。体现在,家庭子女给予的关照、社会上行政关照的传统关照模式应该改变,逐步转变到家庭内部以夫妻关照为主,社会上以社区关照为主的横向关照模式。

  空巢老人的子女应该付出更多的关心,比如给老人配备联系电话,安装警铃之类的求助工具,平日里多和老人保持联系。

  而社区不妨为空巢老人建立登记制度,将空巢老人的病史等相关资料登记在案,也可以参照“结对帮困”,由社区内或者社会上的志愿者和空巢老人结成一帮一对子,定期上门关心帮助老人。

  同时,老人的单位或者是社会企业也可以无偿向这些老人提供帮助。

  综合这三方面,最根本的是建立一个关注空巢家庭老人的体制和网络,而在这种社会编织出的大网中,密切联系和信息畅通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在目前各种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胡教授建议空巢家庭的老人不妨有一些自助意识。同一个小区中,老人们可以常来常往,促进了解。对此,他提议健康的老人可否主动帮助身体孱弱的老人,然后把自己助人的时间记录起来,若干年后助人的时间已经储蓄到一定程度,老人可以用自己助人的时间换得别人的帮助。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