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续沈城历史文脉 大东5座“大宅门”探秘(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7日08:30 沈阳晚报 | |||
上周,大东区委、区政府决定: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修缮、恢复一批只有沈阳才具有的历史文物建筑,传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孙烈臣公馆”焕然一新 2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大北关街的“孙烈臣公馆”时,眼前为之一亮:随着道路拓宽,以往湮埋在破烂不堪低矮平房之中的“孙烈臣公馆”,终于敞开了修葺一新的庄严端庄脸庞。 孙烈臣出生于1872年,在奉系军阀统治东北时期,孙烈臣曾先后担任奉天、黑龙江、吉林督军兼省长。 2003年9月间,东北大马路、大北关街拓宽时,大东区政府适时对“孙烈臣公馆”进行了彻底修缮。朱红色正门开启后,一道重新修建的镂空雕花屏风挡住视线,这是按照历史原貌复建的。两进院落内,所有房间的门窗、红柱翘檐式回廊、连接两进院落的门斗通道等,都修缮、油饰一新;所有建筑的青砖屋瓦,全部重新串瓦、夹垄;按照该建筑原貌,地面青砖漫地。并在二进院落恢复了假山。 “杨宇霆公馆”主楼壮观 “杨宇霆公馆”目前由大东国税分局使用。从街上走过,便可看见整修得“白白净净”的“杨宇霆公馆”主楼。 杨宇霆1885年出生,曾任东北军总参谋长。 该公馆由“四合院”、主楼两部分组成。主楼坐北朝南,西式二层楼,仿石墙面,二楼以上是阁楼,拱形窗,二层窗与窗之间饰半圆形“爱奥尼”式柱。主楼西侧建一椭圆形大厅与主楼相通,厅为两层。从正院过月亮门到西跨院,院内有喷泉、花木、假山,好似一处风格别致的小花园。 大东国税分局已经将“杨宇霆公馆”的主楼妥善修缮,使其恢复了历史原貌。 “杨宇霆公馆”“四合院”为青砖小瓦、前出廊硬山式建筑。 眼下的“杨宇霆公馆”“四合院”,早已颓败不堪,院内荒草簇簇,屋瓦局部残缺不全,门窗、回廊等建筑年久失修,一片凋零。大东区委有关人员介绍说,修缮该公馆“四合院”的资金,目前正在积极筹措。 “吴俊升公馆”小楼东风 中共大东区委院内的一栋二层小楼,以及一套不大的四合院落,便曾是奉系军阀主要人物之一吴俊升的公馆。 吴俊升生于1863年,1928年6月4日,于张作霖一道,在皇姑屯被侵华日军炸死,终年65岁。 这座公馆坐北朝南,四周曾筑有高大的青砖围墙。正门房两侧还设有铁门。大院内的东侧跨有四合套院,风格独特,形式古朴,内外走廊的雕刻技艺精湛。主院的正面,准备建三层楼房并带地下室,因故只建了一层,目前现有的二层楼,是沈阳解放后接建的。 公馆门前筑柏油路,两侧放三阶上马石。大门南面,有刷石垛铁栅围墙的大花园,还有用毛石堆成的假山,并修筑亭台,树木茂密,景色宜人。 据大东区委有关人员介绍,随着修建大东区委办公楼,“吴俊升公馆”同时得到修缮、保护。 “常荫槐公馆”年久失修 在大东区大北街“劳动大厦”西面胡同里,曲曲折折来回转悠,记者终于在一片新建楼房中间,找到了“常荫槐公馆”。 常荫槐出生于1888年,与总参议杨宇霆结合的密切。由于他恃才傲物、飞扬跋扈,终于酿成“杨常事件”,致杀身之祸,时年42岁。 这座公馆由主楼、门房、院墙、影壁墙等组成。大门是三个卷拱式的门道,仿古牌坊式的中门,为歇山顶,正脊两端翘起鼻子,拔檐挑脊。院内设大花坛,有假山喷泉。主楼正中大门前檐半圆形抱厦,4根水泥圆柱挺立,圆柱上端饰浮雕花叶,与二楼正中半圆形阳台组为一体。该建筑群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点。 从外表观看,“常荫槐公馆”除略显颓态外,其外貌大体如故,仿牌楼门、门房、主楼等建筑大体完好。但据大东区委党校有关人士介绍,该公馆楼内设施、结构,已经年久失修,天棚、地板、间壁墙等已经严重破损;主楼局部的外墙建筑,也出现了破损,亟待彻底维修。 “赵尔巽公馆”残败冷落 2月16日,经大东区委有关人员指点,记者终于在沈阳动物园正门南侧,寻找到了一座“四合院”院落。这就是“赵尔巽公馆”。文物管理部门有关人员说,前不久,有的媒体将“赵尔巽公馆”称为“神秘四合院”。其实,该院落一点都不神秘,该院落为“赵尔巽公馆”,早已成为不争的史实。 赵尔巽为铁岭人,1867年中举人,30岁中进士,而后扶摇直上,1905年7月调任盛京将军。清朝灭亡后,他被袁世凯聘为清史馆总裁,主编《清史稿》。 “赵尔巽公馆”内一片凄凉,正房、东西配房均成了仓库,里面堆积着不少纸盒。该公馆前面,尚存一间门房,但正门已经不存,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铁栏杆大门;贴着西配房南山墙上,还建筑了一间平房。该院落的建筑,均为青砖瓦房,前出回廊,红色方柱支撑,上面装饰着雕刻饰件,足以显示当年的雍容华丽。 目前,“赵尔巽公馆”的建筑,正房与厢房之间的屋瓦大面积脱落,墙壁大面积剥落,门窗、回廊等构件已经破损不堪、黯然失色,建筑台基罩面班驳陆离,院落内堆积着煤炭等杂物,该建筑已经处于非大修不可的地步了。尤其是建筑内堆积着的纸盒令人担忧,一旦发生火灾,“赵尔巽公馆”将不复存在了。 今后,大东区委、区政府要挖掘整理两大部分“宝贝”:一是重点修缮、维护大东区内的历史名人故居建筑;二是挖掘整理“肇新窑业”、“东北兵工厂”、“老龙口酒厂”等一大批民族工业遗存建筑。这两大历史建筑,是大东区特有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极好地加以利用,以便在大东这个工业城区内,打造出具有大东特色的文化品牌。通讯员张宝田本报记者邱宏实习生王月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