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盐碱滩上长出千亩夫妻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8日05:41 大众网-大众日报

  王志强,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在莱州市城区经管一家电脑服务公司;孙淑云,毕业于哈尔滨机电学院机械系,8年前从一家市属企业下岗。两人高中时同班同桌,大学毕业后结为夫妻。

  孙淑云虽然下岗,却不甘心依赖丈夫养活。有一天,她从网上查阅到这样一则讯息:市场上造纸用木材缺口很大,发展速生杨是条致富的好路子。跃跃欲试的孙淑云跑到植树起
步较早的菏泽、临沂、潍坊,考察一圈,心中有了数,回来便与丈夫商议:“咱也租片地栽速生杨吧,我算了一下,一亩速生杨,一年怎么也能赚1000元。”

  考察,选点,他们看中了莱州市金城镇凤毛寨村海岸盐碱滩上的近千亩荒地,并于2001年办理了承包手续,合同签了30年。

  凤毛寨这片土质不错的海滩,为何荒芜18年?就因为海水入侵,缺少淡水。王志强和孙淑云当初承包开发时,显然把这个天大的难题看轻了。待到长距离引水方案因费用巨大而根本无法实施时,两人一下傻眼了,没有淡水,意味着栽植速生杨只能是一个梦,而他们首轮已交出的15万元承包费,很可能因此打水漂。只有豁出去打井了,但这片海滩自古到今没打出过淡水井。

  他请来探井队踩点钻探,一眼,两眼,五眼,十眼……费尽力气探下几十米的井全是咸水!淡水没找着,反把孙淑云1·2万元下岗补贴全贴了进去。探井师傅退缩了,王志强硬是不低头。20眼,30眼,40眼,50眼……希望之钻还是不停地向地下钻探。尝到钻出的第55眼井还是咸水时,多少天来一直帮助王志强探井的老舅,一屁股坐到林场西北角的沟沿旁,泄了气。王志强这时眼睛一亮:“就在这里钻!”奇迹发生了。老舅屁股底下的这第56眼井真的钻出了甘洌的淡水。顺着这道水线,他们又钻出两眼淡水井,而且出水水势都很旺。

  有了水,就有了希望。王志强和孙淑云给他们的林场正式起名叫“三龙泉庄园”。

  王志强、孙淑云虽然开头对造林一窍不通,但他们不保守,肯学习,敢创新。借鉴当地果农冬季植树经验,他俩趟出了冬季大面积营造速生杨丰产林的新路子。2001年从霜降到小雪的一个月间,他们雇用闲散劳力,在海滩一次植下8万株速生杨。第二年春天,成活率达到98%以上。

  大面积造林,起步需要大投入。从北京、济南调运树苗,每株成本高达3元。加上探井、垦地、输水管道和人工费用,很快花光了二人十几年的积蓄。建房、架电、修路、挖池……投入还在追加。不够,举债,前后借了几十万。困境中,金城信用社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镇农电部门也为他们拉上了电。

  有了充足的水源,海滩通风又好,千亩速生杨一年直径便有4厘米粗,这使夫妻俩信心倍增。2002年,他俩又在附近村庄连片承租下1000多亩海滩,速生杨总数达到16万株,成为莱州市最大的一处连片速生杨,面积达2300亩,总投入194万元。

  林场每年投入至少50万元,这逼使王志强和孙淑云在林业没有收到直接效益之前,多渠道搞创收。首先,他们在林间种植了花生、蔬菜等,还养猪、养羊、养鱼,去年这些收入除用于支付职工工资,还纯剩5万多元。王志强还抓住机遇,把本庄园50多名职工组建成一家季节性的植树公司,上门为一些单位承包植树,包栽包活,年获益2·4万元。另一个大的创收项目是搞苗木开发。夫妻两个在平原县承包了500多亩地,自繁、自育速生杨苗木,今年黑杨、白杨两大系列可出圃优质苗木达130万株。

  树还在地里长着,王志强和孙淑云就想到了“产业化”的最后一环——林产品的加工、出口。他们在朱桥镇租地40亩兴建木材加工基地,进口设备,届时将就地加工当地速生杨。为使林场健康发展,他们先是建起专门的速生杨实验示范基地,又从市林业局聘来高级林业工程师长年指导,两个“林盲”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林业专家。

  初春时节,我们前去采访时,在海边上见到了又黑又瘦的王志强和孙淑云。他俩指着已有拳头粗的速生杨:“这16万株速生杨,3年后纯收益怎么也该有800万元……”

  吕俊峰 李玉明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