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有八大亮点各级“一把手”是监督重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8日05:56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条例》摘选党内监督重点内容

  (一)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维护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的情况;

  (二)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法执政的情况;

  (三)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

  (四)保障党员权利的情况;

  (五)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

  (六)密切联系群众,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情况;

  (七)廉洁自律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党员在党内监督中的责任和权利

  (一)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二)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在党的会议上或向党组织提出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反映,但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决定相反的意见;

  (三)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

  (四)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纪违法的事实,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五)参加党组织开展的评议党员领导干部活动,发表意见。

  历经13年的砥砺,备受关注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近日颁布实施了。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从此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6600余字的党内监督条例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党内监督的现实需要,着眼于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解决了开展党内监督的基础问题,闪烁着一个个引人注目的亮点。亮点1“发展党内民主”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也是党内监督的基础。根据党情、国情,条例通篇贯穿着“发展党内民主”这个主线,并列出了具体措施和要求。

  民主生活会这是党长期坚持、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项制度,但有的地方和部门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条例专门单列“民主生活会”一节明确要求:

  民主生活会主题应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针对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

  领导班子成员在民主生活会上,应针对自身存在的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以及党员、群众、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下级党组织提出的意见,负责任地作出检查或说明,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民主生活会情况和整改措施要及时在一定范围通报;党员有权了解本人所提意见和建议处理结果;上级党组织认为下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不符合规定要求,可责令重新召开等。

  重要决策集体决定 为确保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条例明确规定了这项民主程序:

  凡属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凡属全局性的问题,凡属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决定重要事项,应当进行表决。表决采用口头、举手、无记名或记名投票等方式。结果和方式应当记录在案。

  这一规定意味着,对应当经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而未经集体讨论,也未征求其他成员意见,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的,除遇紧急情况外,应当区别情况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亮点2监督重在制度建设

  制度的可行性、规范性和约束力,决定着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民主是靠不住的民主,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党内监督体系把制度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这是条例一个突出特点。

  条例第三章用10节的篇幅,分别对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舆论监督、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10种监督制度作出了具体规定。亮点3中央政治局也被监督

  中央委员会如何监督中央政治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如何在闭会期间发挥监督作用?如何在党委会中借鉴询问和质询等监督形式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党内监督条例初步解决了这些重大问题。条例明确规定:“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

  专家认为,这个重要创举体现了中央委员会对中央政治局的监督,体现了中央政治局在党内监督方面对全党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可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干部 党章规定,党员享有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干部的权利。条例对这项权利作出了具体规定: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有权向上级党组织提出要求罢免或撤换所在委员会和同级纪委中不称职的委员、常委。党的地方各级纪检委员会委员,有权向上级党组织提出要求罢免或撤换所在委员会不称职的委员、常委。

  条例通过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使罢免或撤换不称职干部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对于防止和减少用人上的失察失误,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完善干部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亮点4重点监督“一把手”

  党内监督条例首次以法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即各级“一把手”,这是条例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富有胆识和智慧的重大决策。

  党建研究专家黄苇町说:“条例禁止出现不受制约的‘一把手’,监督制止‘一把手’以权谋私搞腐败?熏强调主要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并规定了一系列的制约措施,外部措施有巡视、谈话和诫勉制度等,内部措施有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集体领导制度等,这些都是对‘一把手’的制约。”条例规定: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自觉接受监督。亮点5保护监督更严防诬陷

  “条例既重视保护监督者的合法权益,又重视保护被监督者的合法权益。”中纪委法规室专家表示,坚持监督制约与保护支持相结合,也是条例的一大亮点。

  条例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制度和切实有效的措施监督制约被监督者,保护支持监督者的合法权益和工作积极性,防止被监督者滥用权力打击报复监督者;另一方面也使监督者受到必要的监督制约,保护支持被监督者的合法权益,以防监督者借监督之名而行诬陷之实。

  不服处理可申诉 条例保障党员和党组织的申诉权,条例规定:

  党员、党组织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处理决定的党组织申诉;有关党组织应当认真复议、复查,并作出结论;如仍有意见,可以向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申诉。亮点6下级也能监督上级

  条例明确了监督职责的划分,对党的委员会及委员,党的纪检委员会及委员以及党员、党代表开展党内监督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

  专家指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教训之一,是重视上对下、组织对个人的监督,而不够重视下对上、个人对组织的监督。条例充分注意到了这一问题。黄苇町说:“条例既有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也有下级对上级的监督,还有平级之间的监督,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监督网络体系。”

  条例明确了在党内监督方面党的各级委员会应履行5项职责、党的各级委员会委员4项责任,条例规定:

  党的各级委员会要监督其常委会、委员等主要负责同志;党的各级委员会委员要对所在委员会、同级纪委等的工作和所在委员会、同级纪委的常委、委员等进行监督。

  条例突出了各级党代会代表的监督职责?熏这是党内监督制度设计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过去党代表只是在党代会期间行使监督权利。条例首次明确规定:

  党代表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要继续履行党员的监督责任和享有党员的监督权利,并按照有关规定对其选举产生的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其成员进行监督。亮点7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专门规定“舆论监督”

  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指出,条例还非常重视党外监督,特别是单列一节“舆论监督”。“在党内法规这个层面上,专门就舆论监督问题作出规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专家认为,新闻舆论监督不仅能帮助领导机关掌握问题,督促问题的解决,还能起到警示作用,防范问题的发生。

  条例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并接受舆论监督,一是要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二是要自觉和主动地听取来自新闻媒体的意见;三是要根据舆论监督的要求,推动和改进各项工作。

  条例同时还就如何保证新闻舆论监督的健康开展作出了相应规定。亮点8条例可操作性强

  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如何,是影响其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条例的有关规定注重从实际出发,重点解决时机成熟、可以解决的问题,不求一劳永逸,不求解决所有问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比如:

  保护举报人 现实中存在一些举报人被打击报复的情况,挫伤了其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条例对保护举报人的权利等作了具体规定:

  对署真实姓名反映问题或检举、控告违纪违法行为的,党组织和有关人员应当为其保密;对泄露的要追究责任。对检举、控告党员或党组织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经查证属实的,给予表扬或奖励。

  推荐干部必须署名负责 近年查处的一些大案要案中,任用亲信、拉帮结伙的现象较为突出。条例为此规定:

  党的各级领导班子讨论干部任免事项,应当如实记录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的情况;领导班子成员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

  黄苇町认为,“这其实是要求领导干部对举荐的干部要负责到底,就像要求生产者把名字刻在产品上一样,产品出了问题就要找你”。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