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百姓传奇)江先孝:巧手撕出艺术品(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8日06:44 荆楚在线-楚天金报
  楚天金报记者张文龙通讯员李克春
江先孝珍爱自己的每件作品。
他的撕纸画作品《小草》通讯员李克春摄
  废弃的报纸、广告宣传单,甚至是碎纸片,经过他的加工,能成为美妙的“水墨画”。10多年来,江先孝先生凭借着他独创的撕纸画,被誉为“江城一绝”。

  昨日,记者走进了他位于青山区123街的工作室。出乎意料的是,使其“一夜成名”的撕纸画竟一直只是他的“副业”而已。

  “撕画”缘于一次偶然

  江先孝今年55岁,湖北天门人,从小喜欢画画。1970年,他来到武钢工作,任耐火厂工会专职美工。

  1990年的一天,他正在创作水墨画,同事们抢着看画报时,不小心将画报撕烂了。江先孝发现撕烂的画报边沿有一些毛边,与水墨画渗透的效果很像,他灵机一动,乘兴用撕烂的画报仔细撕成了一条金鱼,没想到效果比水墨画还好。

  正是这无意的一撕,撕出了一个崭新的天地。10多年来,他先后撕出了1000多幅作品,其中有人物、山水,还有名家名作的仿制品等。

  古典诗词成创作源泉

  几张五颜六色的小纸片,经他巧手拼贴,顿时精彩纷呈。一幅《戏水图》里,一对鸳鸯在几弯柳枝下窃窃私语,纸的毛边恰好表现出了雾中垂柳的朦胧,极具水墨画的神韵。

  不少古典诗词中的名篇佳作也成了他创作的源泉。如以孟郊的《游子吟》一诗为蓝本创作的撕纸画上,一名母亲在一豆孤灯下,为孩子赶制寒衣,而用来表现母亲脸部的纸片,淡褐与浅啡的色调中渗出几抹土黄,恰好表现出了油灯的昏黄与光影斑驳,看后令人回味无穷。

  摸索出一套“理论”

  江先孝告诉记者,他一直把撕纸画作为一种游戏,但多年来还是渐渐摸索出了一套“理论”。“撕纸画主要的技巧是撕和贴。撕法有10多种,例如,用指甲撕出的纸片比较规整,而用手指撕出的则毛边较大。当然,撕纸画最重要的还是粘贴。粘贴的方法也有10多种,如平贴、拼贴、叠贴、堆贴等。”

  多年来,他带着自己的撕纸画,参加了一次次的展览,其作品《嘱托》获得2002年省级展览一等奖。而这幅《嘱托》也是他迄今创作的最大的一幅撕纸画,足足花费了一周的时间,由上万片小纸片一片一片仔细粘贴而成。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