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拆违,为“城中村”改造热身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8日07:25 荆楚在线-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记者涂亚卓 通讯员余桃仙

  “2·6”龚徐湾塌楼事故,引发江城一场声势浩大的拆违风暴。对于武汉,或许这并非一次简单的突击执法活动———

  龚徐湾,地处武汉城区东南一角。6日,村里一栋4层楼的违法建筑在抢建中坍塌,3死
14伤。

  血的教训让人警醒!

  8日,武汉市委、市政府紧急动员,拉开全市整治违法抢建风的序幕,拆违行动主战场选定“城中村”。

  一

  数年来,在武汉城区尤其是在“城中村”,违法建筑如野草般疯长。该市拆违督查组在全市“城中村”共查明违法建筑300余处,违建面积30多万平方米。

  实际数字远大于此。据洪山区最近统计,该区的违法建筑就在30万平方米以上。

  就居民而言,成片的违章楼占据了消防通道,遮挡了室内阳光,造成小区污水漫溢、遍地脏乱;对政府来说,违法建筑破坏了整体规划,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甚至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

  拆违,是广大市民的期盼!事实上,近几年来武汉拆违力度逐年加大。据统计,2000年全市拆违73万平方米,2001年拆违94万平方米,2003年拆了119万平方米。

  一片“拆”声中,仍有人在顶风而上。马路修到哪里,违法建筑就抢建到哪里;哪里传出要开发、拆迁的信息,哪里就刮起抢建风。有人甚至“投资”百万元“种房”———搭个不打桩、无钢筋的违章楼,以讹取拆迁费。

  二

  龚徐湾事故后,作为托管该村的领导部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三天将这里5.1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一铲而光。

  “龚徐湾塌楼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向玲认为,它是该市“城中村”违法建筑的一个缩影,将目前存在着的法规空缺、管理真空、利益之争、部门领导不作为等一系列问题暴露无遗。

  市人大城环委副主任委员郑善良说: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一套规范农民建房行为的法规。农民在自己的宅基地上,能不能建、建多大,只需村干部发个话,随意性非常大。同时,作为农民而非居民,他们不受城市管理的限制,因而成为执法管理的薄弱环节。拆违中,执法人员遭打情况时有发生。

  “官建”也为违法建筑的疯长提供了“氧气”。市长李宪生在最近一次会议上指出,有的村干部,建起1万平方米的建筑,如果按照现在的拆迁补偿标准,一夜之间就能成为千万富翁。

  对此,人大代表严昕涛有他自己的看法,“城中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带来的管理混乱、规划建设混乱是难以避免的。他认为,要从根本上遏制“城中村”的违建行为,必须从改变农民的身份入手改变土地性质,即改造“城中村”。

  杨向玲说,龚徐湾事件是一次契机,政府应该将违法建筑一拆到底,让这次拆违行动成为解决“城中村”问题的突破口。

  三

  启动“城中村”改造迫在眉睫。由于社会结构、管理体制、历史沿革等方面的复杂因素,在为城市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城中村”也渐渐演化成都市的“顽症”之一。

  违法建设现象,仅是“城中村”问题冰山上的一角。由于缺乏统一规划,这里的道路管网、供电供水、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先天不足;因为管理薄弱,这些地区环境卫生恶劣、消防隐患大、治安计生问题突出;同时,因外来人员混杂,“城中村”已成为黑(无证经营)、黄(卖淫嫖娼)、白(私屠滥宰)的滋生地。

  遮掩在城市角落里的村庄成为城市管理上的盲点,而它又正是城市拓展空间的最佳选择。

  年初的武汉市“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呼吁———改造“城中村”刻不容缓。胡佐喜、方祥华代表认为,“城中村”改造不仅是建设和规划的问题,而是体制、规划、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综合改革问题。

  市长李宪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的改造,统筹城乡发展。”他表示,“城中村”改造是今年市政府工作的一件大事,首先是健全法规,保护村民的法定利益;其次,对侵占公共利益的行为,要坚决予以取缔。

  违法建设带来的不再只是破坏环境、威胁安全,它已严重阻碍了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文化不高的村民通过非法的暴利收入生活富足,成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市领导近日多次表示:政府将以坚决的态度,像“禁麻”那样强力地整顿违法建设,并以此推动“城中村”改造。

  四

  政府是有备而来的。去年起,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区已就“城中村”改造工作做了大量准备,包括全面摸底调查,研讨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测算改造成本,考虑人员安置。洪山区和江汉区并向市里递交了提前启动这项工作的报告。

  本届政府对待“城中村”改造相当慎重。据悉,为制定规范违法建设行为的三份文件,市政府就“磨”了近一年时间,多次提交市委常委会讨论,并听取社会各界以及村民代表的意见。去年上半年,该市成立“城中村”改造专班,准备每个城区选取一个试点,边试边改、边改边完善。

  杨向玲对此十分赞同:改造“城中村”不能急于求成,要维护农民的正当利益,妥善解决好农民的补偿安置问题。政府要像去年“禁麻”一样,将工作做细,既要民主科学决策,又要亲民务实、有情操作。

  龚徐湾事件提前打响了武汉市的拆违战役。

  拆违,已成为打开“城中村”改造大门的钥匙,它促使政府加快步伐,进一步完善、细化“城中村”改造的办法和有关政策法规。

  正如市长李宪生15日在市违法建设整治专项会议上所言:“拆违的同时,要做好推动‘城中村’改造的工作。”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