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如何解读“关爱指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8日07:32 深圳商报

  “关爱行动”令深圳人“关爱指数”提升48%

  如何解读“关爱指数”

  前不久,深圳市九鼎文化调查有限公司第一次进行了关于深圳人关爱程度的社会调查,得出了深圳人总体关爱指数,在“关爱行动”开始一个月中提升了48%的结论。对人的精
神世界进行数字化的调查分析是否有科学性?深圳人的关爱指数是否真的提高得如此迅速?围绕着“关爱指数”的产生、数据分析及有关结论等问题,记者采访了深圳市九鼎文化调查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野秋先生。

  指数调查借鉴国际规则

  记者:“关爱指数”是一个很新鲜的名词,请问这个指数是如何设立的?

  胡野秋:过去我们普遍理解的调查基本上都是对物质生活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多是经济数据、指标。对一座城市市民的精神世界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化测评,这在深圳乃至全国还是第一次。

  由于国内没有可供借鉴的版本,我们参考了美国人在上世纪70年代“幸福指数”的调查方法。“幸福指数”其实就是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或者说是个人感受的一种调查。所以,我们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提出了人们日常行为中最平常的8个问题,例如“在公车上,你会主动给老人和孕妇让位吗”,换个角度说这些问题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也最能反映市民基本的道德底线。

  记者:那么这个指数又是如何调查出来的?

  胡野秋:我们为这次调查设立了两大节点。以深圳市“关爱行动”开始的第一天,即2003年12月18日为原点,以2004年1月18日为终点,历时一月。动用了近30位调查员,在原点和终点这两天的时间里,将两份内容完全一致的问卷,在马路上采取“拦截式”的调查方式,发放给路人,每次调查均为600人,以500份有效问卷为分析依据。通过调查的一系列问题回答,统计前后两个节点“积极答案”与“消极答案”之比,以及互相之间的升降级及其规律,计算出了“关爱指数”。

  “关爱指数”不是关爱行动

  记者:您认为这次调查是科学的吗?

  胡野秋:我认为数字是客观的,我们只是汇总、分析数据,我们不“生产”数据。“关爱指数”披露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有人对“关爱指数”一个月提高这么多提出了疑问,想知道调查的准确性。这是很正常的。它既牵涉到技术问题,也牵涉到解读问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关爱指数”是一种精神调查,而精神指标的特征是:波动性大,易受外力影响。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调查一个人的收入状况,在一个时期内具有缓变性,但如果调查一个人的精神状况,就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一件不顺心的事就足以使人从情绪高潮跌入情绪冰点。关爱指数的大幅度提高,还说明“关爱行动”的外力驱动是成功的,通过一个时期大力度的宣传,包括媒体的倡导,使关爱行动渐入人心,见到了效果。因为关爱行动的受惠者是市民,那么得到他们的认同是题中之意,假如经过关爱行动,深圳人的关爱指数不升反降,那才是不正常的。我们作为专业调查机构,不能为了哗众取宠,去伪造数字。

  记者:关爱指数的大幅度提高是否说明深圳人的关爱行动也大幅度提高了呢?

  胡野秋:“关爱指数”只体现了一种意愿,并不等同于具体的行动。比如,我愿意学雷锋,但未必能做到雷锋那样。我上面说了关爱指数只反映了人的意愿,由意愿转化为行动是有一定的时间和差距的。例如,“当你遇到困境的时候,有人会帮助你吗?”这个问题,即使是在我们的第二次调查中仍有48%的人回答“没有”;“遇见歹徒,你会见义勇为吗?”55%的人回答“不会”。这说明深圳开展关爱行动的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其实,关爱指数只是相对数,不是绝对数,它只说明,在一个特定时期(关爱行动期间)人们的精神状态有了提高,至于有人认为48%太高了,这实际上涉及到解读方式,如果换个说法,深圳人的关爱指数为0.48,可能人们就不会觉得高。总的来说,我们都必须学会适应未来越来越多的“民意调查”。

  调查将向深层次延伸

  记者:请问今后你们还会继续进行关爱指数的调查吗?

  胡野秋:现在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非常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物理指标,联合国有一项“人文发展指数”的调查,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每年都定期进行调查公布。可以说“关爱指数”的调查顺应了社会文化发展的潮流,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打算今后每季度搞一次,将其做成深圳的一个常设项目。我们设想以本次“关爱指数0.48”为基数,统计深圳人在人文、人际方面的指标变化,为城市文化研究和城市行政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当然这才仅仅开始,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也欢迎全体市民都参与进来,共同营造一个关爱、和谐、向上的家园。

  记者:如果成为一项经常性的调查,还会有什么新的调查内容吗?

  胡野秋:现在我们关心的只是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关爱指数”还没有深入到人们的精神和情感的领域,比如幸福感。人活着为了什么?除了衣食温饱,更重要的是幸福。

  除了弱势群体需要关爱,白领是否也需要关爱?大龄女青年是否需要关爱?换言之,我们每个人都有精神抚慰盲区,都需要不同的心理排解。针对深圳这个移民城市的特点,我们可以开展多层次的、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入调查,最难的、也是最有意义的就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抚慰。例如我们可以设计类似“你在这个城市感到孤独吗”、“你每周都和朋友聚会吗”、“夫妻之间有没有沟通”等等类似的问题,给这个城市增加一些“人的气息”和“文明的气息”。按照新的发展观,现代化也好,国际化也好,最核心的部分是人,只有在人本基础上,我们追求经济发展、追求GDP才是有意义的,才能寻找到坚实的支撑点。(深圳商报记者娄荔)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娄荔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