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煎熬十年《今注本廿四史》要在民间修成正果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9日09:42 胶东在线

  被称为“中国文史界的三峡工程”的《今注本廿四史》开笔已近10年。记者近日从主持编纂的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获悉,这部一亿五千万字的巨著目前已完成过半,其中《三国志》、《晋书》、《宋书》、《梁书》、《金史》5部校注基本完稿,已进入最后审稿阶段。预计完成全部编纂和出版工作还需5年时间。

  1994年7月,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响应诸多历史学家倡议,经文化部批准成立“今注本
廿四史编辑委员会”。随后,全国46所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近300名专家学者投入其中,分卷承担编纂任务。而将近10年后的今天,这套典籍的编纂工作仍在艰苦地进行着——工程浩大,经费拮据,仅仅凭着一个民间组织的理想和热情,文促会能否完成这项非同寻常的历史使命?

  廿四史又称正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我国古代24部史书的总称。廿四史全书3296卷,约3700万字,分别以本纪、列传、表、志等文体,从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天文、地理、民风等广阔的社会领域展示了中华民族上起传说时代(黄帝)、下迄明朝灭亡的2000多年的历史。开笔典礼上,《今注本廿四史》总编纂、著名历史学家张政良先生曾明确表示,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拥有如此丰富而连绵的历史记载,重新注释廿四史是一项宏伟的文化工程。“廿四史这样一部容纳上下几千年的体系化历史著作,在世界上恐怕只此一种。说它就是中华文化也不算过分。”但是,文促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王石同时也指出了这部巨著曲高和寡的原因,“廿四史是文言文,只有前4部史书有残缺古注,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很难读通,更不要说读懂。虽然中国历代学人对廿四史的研究、著述以及考古发现资料极其丰富,但因这些研究性著作与廿四史原作相分离,参阅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所以当中国社会科学院赖长扬、孙晓两位学者问我,文促会可否主持编纂一部由当今史学家共同编著的《今注本廿四史》时,我连迟疑一下也没有,当场就拍了板。我如此迫不及待还出于这样一种忧虑:国内各断代史研究的代表人物已经七老八十,这件事再拖下去,损失就太大了。”

  目前历史科学界人员存在着明显的断层现象。整理和保存“活的文化遗产”,使老一辈学者在有生之年将自己丰厚的学识奉献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此项工作在今天看来更加紧迫。10年里,已有《南史》主编、安徽师范大学万绳南教授,《宋史》主编、河北大学漆侠教授,《金史》主编、吉林大学张博全教授等7位历史学家在编纂工作中相继去世,留下了已经完成或尚未完成的著述和无尽的遗憾,而目前仍投身于编纂工作的专家学者也都到了古稀之年,其中年事最高的已经超过了90岁。

  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先生谈到《今注本廿四史》的学术地位时说,20世纪对廿四史有3次大的壮举,第一次是20年代上半叶商务印书馆在集纳、整理以往诸版本基础上出版“百衲本”,使廿四史第一次有了完整的版本;第二次是50年代由毛泽东立题、周恩来亲自组织校斟标点,完成了廿四史的“中华书局本”;第三次即是此次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发动全国史学界专家学者集体编纂《今注本廿四史》。

  虽然不是“官修”而是“民修”,但编纂《今注本廿四史》却被众多历史学家看作是三次大规模修史中最重要的一次,因为它不但将纠正“中华书局本”的校勘、标点错误,纠正错误史实,同时还将详尽准确地对原文进行注释,最终完成中国古代历史的现代化形式,因而具有里程碑意义。“今注本”以史家注史为其特色,著作成分将占到全书文字量的2/3,且将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著的风貌。在王石的描述中,《今注本廿四史》的样子已经跃然眼前:一部简体字、横排本的廿四史,一部附以图解(天文、地理、舆服、礼乐)的廿四史,一部含有新辑本(《旧五代史》)的廿四史,一部首次刊行、以全面注释形态集中体现历代学人研究成果的廿四史,一部具有新的史学内涵、规模空前(文字相当于旧版廿四史的3倍)的廿四史,一部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可以解读的廿四史。

  然而,不花国家一分钱,说起来精神抖擞,做起来却是举步维艰。开笔两三年后,有些编写组完成了书稿,该付稿酬的时候没有钱,只好一审再审,一校再校,一拖再拖。有人开始有了把已经完成的书稿拿到别处出版的念头,有人甚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声明“再不付钱,要起诉你们了”。在王石看来,力不能支的时候,作为一个民间组织,既无政府系列的处上之局、局上之部、部上之中央,又无企业系列的分公司靠公司、公司靠集团,真像掉在井里一样。“我常想,理想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可能很孤独,很空洞,很乏力,甚至很可笑;也可能很强大,很有力量,甚至很现实。《今注本廿四史》煎熬十年,但我相信只要不散伙,终有熬出头的一天。俗话说,癞蛤蟆垫床脚,全凭一股气。每到束手无策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是一只蛤蟆,必须拼命地鼓着。”

  这项当年被看作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到如今虽然已经初成正果,然而,资金的不到位直接影响了这部百科全书式历史大典出台的进度。面对眼前这个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王石表示,拿《今注本廿四史》3000万元的出版经费来说,这些钱如果投资房地产这类的项目显然不成规模,而用来出版这部史学巨著,却可以说是做了一件流芳千古的事情。当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水准以后,一系列精神和文化上的需要也就会随之产生。所以他坚信,文化边缘化的现状是暂时的,从长远看,文化一定会回到社会的主流地位上来。(记者吴晓东)责任编辑:吴巧龄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